第四章(05)(1 / 2)

第四章(五)

两个月之后他将转会省城明远!这个突兀的消息就象晴天霹雳一般砸在高劲松头上,让他头晕目眩,他的心里立刻就乱成一锅粥,有那么一瞬间,他的心底里几乎成了一片空白,然后他感到惊慌,难道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俱乐部的心思?还是他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得罪了什么人?这两桩可能都被他立刻否决了。他从来没在背后议论过什么人的长短,也没对俱乐部的各种处置发表过什么见解,即使是在魏鸿林面前,他也没说过哪怕一句针对球队战术布置的话。连平日里的训练他都不敢太卖力,只是遵照教练的安排显得很努力很认真地去做……他不可能得罪了什么人!那么,为什么联赛才开始没几轮,俱乐部就着急地把他转会到别家俱乐部?

疑惑、慌乱、惶恐、忐忑……还有一丝愤怒,这些纷繁复杂的情绪在一瞬间涌进了他的脑海,他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控制住自己,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我接受俱乐部的安排。”

尤慎接受了高劲松的答复。

这就是他找高劲松来谈话的主要目的。他原本还为这次谈话准备了一些说辞,现在看来完全是多余的事情,小家伙通情达理,脸色平静地——至少看起来很平静——接受了俱乐部的安排,同意在夏天里转会省城明远,那么接下来两家俱乐部就可以继续保持联系,至于届时是买卖还是交换,如今还不能确定,要是高劲松在接下来的比赛里还有上佳表现的话,明远的胖老总就得有再为高劲松的这些表现掏钱的心理准备——在夏季转会市场开放之前雅枫还有十二到十五场比赛,他会为高劲松多安排一些上场比赛的机会……

“找你来就是想和你说这事。”尤慎低下头在茶几上的一堆录象带里翻了两下,找出深圳蓝天上一轮联赛的比赛录象,沉吟着又说道,“转会的事情还没最后定下来。”他抬起头凝视着高劲松,“这只是球队的正常人员调整,并不是有谁在背后做小动作使绊子,所以你也不要背什么思想包袱,该怎样训练还得怎样训练,该怎么比赛还得怎么比赛,千万不要耍性子。话说回来,即使你夏天里转去了省城明远也没什么关系,趁着年轻多跟几个教练,多适应几支新球队,对今后也有好处。”

高劲松勾着头支应了一声。

尤慎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告诉了高劲松,也隐晦地提醒警告了他,至于小家伙听没听明白,或者听明白了会不会去做,就完全看小家伙自己了。他总不能手把手地指导他吧?尤慎不禁有些惆怅,高劲松毕竟是他点名找来的第一个队员,虽然没给他这个主教练脸上添什么光彩,但是也没给他丢什么脸,如今联赛才踢罢几轮就被俱乐部撂进了转会名单,他心里也不大好受。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呢?队员的一切都得靠球场上的表现来争取,高劲松昨天晚上几分钟的精彩表现还不能抹杀掉他前几场比赛里给人留下的坏印象,何况在那段精彩表现之前,他的所有举动都只能用“糟糕”来形容——真不知道明远的胖老总为什么就一直对他念念不忘?想到这里尤慎又觉得有些安慰:有了胖老总的关怀,至少高劲松到明远之后的日子不会太艰难,而实力更胜一筹的省城明远在比赛里除了追求胜利,就是讲究场面控制,这倒是更适合高劲松,他那缓慢的节奏与追求速度的武汉雅枫格格不入,在明远倒是有了用武之地……

高劲松走了。电视上已经出现了深圳蓝天的比赛。走廊里有人在大声地邀约着午饭。两个从武汉随队过来的记者在门口张望了几眼,还和他打了个招呼。吴兴光和言良成在和两个记者说笑,并且顺便把他们让进了尤慎的房间。

尤慎借着拿烟的机会,不露声色地合上了自己摊在桌上的工作笔记,那上面记着他对高劲松最新的一句评价:不适合武汉雅枫?

高劲松并不知道自己新得到的这个评语。他走出主教练的房间,也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直接踅向了走廊尽头的楼梯,连魏鸿林大声招呼他,他也装作没听见。他知道自己现在的脸色肯定不好看,他能感到自己脸上的皮肤紧绷得发木,太阳穴突突然地鼓动,腮帮子也因为紧咬的牙关而隐隐作痛。他眼前的一切物事都变得模糊朦胧,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他现在正处在愤怒爆发的边缘,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单独地呆着。

他的愤怒自然是因为那个转会的消息。

他刚刚寻找到联赛的感觉,刚刚为球队艰难扳平作了贡献,刚刚为俱乐部贡献了一次助攻,主教练竟然就通知他,他已经被放进了夏季转会的名单里。难道这就是武汉雅枫对他的回报?况且现在距离夏季转会市场开放还有两三个月,俱乐部就真有那么迫不及待?他高劲松就真是那么不堪?

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通知他这个消息的人竟然是主教练尤慎。谁都可以来通知他这个消息,但是这个人惟独不能是尤指导,因为是尤指导把自己带进了甲a联赛,也是尤指导给予了自己信任,哪怕在自己明显显露出对甲a联赛不适应时,尤指导也坚持给自己机会,这让高劲松一直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他在球场上踢球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尤指导,他一定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自己丢脸都不要紧,但是他绝对不能丢尤指导的脸……可如今尤指导却告诉他:“你可以收拾起铺盖卷滚蛋了。”

他觉得自己被出卖了,被一个自己信任和尊敬的师长出卖了。这一点尤其让他愤怒。

这就是你们给我的回报?

怒火就象一条毒蛇在他心底里肆虐,偏偏这份愤怒还无法宣泄!因为代表俱乐部通知他的人是尤慎……

他一个人走出了宾馆,又沿着繁华的大街漫无目的地走着。

省城似乎比半年前更加热闹了。省图书馆已经不再是这一片街道上最高的建筑物,在它的附近又耸立起两座大厦,远处还有几架高高的塔吊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舞吧在白天看着有些冷清,但是昨天晚上高劲松曾从宾馆楼上眺望过这边的景象,把舞吧围绕在中心的不断闪烁变幻的彩灯光芒几乎把这一片街区都映亮了;而当初在整个省城都鼎鼎大名的王朝大酒家也不再是独领风骚,在它旁边还有街道对面都出现了新的大饭庄,而且从这几家大饭庄的气派来看,王朝酒家这一回是遇见了真正的竞争对手……

这一切都落入了高劲松的眼睛里,但是又没有一样落到了他眼睛里。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是顺着似乎永无尽头的街道不停地往前走。

前面的十字路口出现了红灯,他立刻转到可以通行的另一条街道上,当这一条街道又一次被红灯所阻止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再一次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直到前面的道路被一片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隔断,他才停下了脚步。

他知道这个地方,十年前他刚刚来省城时,省上三大球类项目的训练基地就在这附近。从这里再往南走便是清水潭公园,站在这里就能看见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斯鸣塔,一座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再修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九级佛塔。但是那时左右临近全是农田,每到秋天麦收季节,站在斯鸣塔上一眼望出去全是金黄色,连空气也弥漫也一股浓郁的麦香……

如今这里弥漫的是浓郁的柴油味,一辆又一辆的载重大卡车轰轰隆隆地穿来过去,扬起的漫天尘土半天都落不下来,连对面工地上刚刚立起桩子的楼房都笼罩这浑浊的空气里。张牙舞爪的城市正把它的触角坚决地延伸到这里,并且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注视着眼前穿梭的车辆,注视着那些在工地里忙碌的工人,还有远处小山坡上孤零零的佛塔,高劲松的心里突然掠过前段时间在某本文学期刊上看见的一句话:

——我们的世界正在改变,我们不能抗拒它,只能去适应它。

他现在才渐渐地明白了那句话所包含的意义。很多东西都是他无法抗拒的,他只能接受和努力去适应。省足球队当初的解散他得适应,新时代冲击甲b无果他同样得适应,骤然置身甲a他得适应,而如今武汉雅枫把他扔进转会市场他也只能去适应。他不可能和俱乐部抗争,更不可能拿自己的前途去和俱乐部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期待,期待着转会省城明远之后能尽快地适应,适应环境、适应球队、适应队友、适应教练……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当然也能教武汉雅枫适应点什么,比如说,适应下没有他高劲松时的滋味。他甚至在心里勾勒出那样的一番景象,失去他的雅枫就象一盘没有主心骨的散沙。

他的嘴角很快就浮现出一抹嘲讽的笑容。这一回嘲笑的对象是他自己。嘿!你以为你是谁?!

他的心情不再象刚才那么糟糕了,现在他开始发愁自己怎么走回城里去,并且惦记起他和段连锐约好的见面。更倒霉的是,他走了这么长的时间,又走了这么远的路,肚子已经饿得朝他提意见了。

他站在那里前后左右瞅了瞅,连个出租车的影子都没看见,只好垂头丧气地准备往回走,看能不能有运气截到一辆空的出租车。

他突然听见有人在大声招呼自己。

这地方也有人认识自己?他有些惊讶地转过头去。

旁边的工地大门口站着个胖胖的中年人,光秃秃的脑门上可笑地扣着一顶有些显小的红色安全帽,手里还推着一辆破旧不堪的老式自行车,正犹疑不定地张望打量着自己。看样子就是这胖子在招呼自己。

高劲松楞住了。这胖子他认识,就是他以前的房东。他赶忙急走几步迎过去,并且朝胖子伸出了手,亲热地喊了声:“四哥。”他知道胖子姓余,但是不是排行老四就不大清楚,反正以前住的地方那些老街坊们都喊胖子“老四”,他也就跟着胡乱称呼。

余胖子大概没料到高劲松竟然会和他握手,一时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是该先伸手还是该先把自己的脏手在满是尘土的外套上揩抹一回,末了他还是犹豫地和高劲松握了握手,并且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这点工夫,他圆溜溜的脸膛已经发红得有些紫胀,额头鼻尖也满是汗水。

“刚才我就瞧着象你,只是没敢认……”余胖子抹了一把汗水,额头上立刻出现了好几条黑乎乎的道道。高劲松的模样和一年前没什么分别,但是整个人看着却比过去更加老练和成熟,举止动作也象个成年人那样自信,这使他有些犹豫。

高劲松奇怪地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我有个朋友在这里包了点小工程,”余胖子指了指工地,又说道,“我过来帮帮忙,也找点烟钱。”说着他就掏出了纸烟。这个多少带着讨好意味的举动多半是出于他对高劲松额头嘴角两处伤口的疑惑和尊重,他实在是搞不清楚过去一年里销声匿迹的高劲松怎么忽巴拉地就冒了出来,而且一副已经见过大世面的模样。

高劲松把他递过来的烟卷又推回去,说:“我不怎么抽烟。”他瞧着余胖子推着的自行车很有些眼熟,多半就是当初他留在那居民院停车棚里的那辆自行车。不过他记得他给那车缴了一年的保管费,余胖子又是使了什么办法把它弄出来的呢?

余胖子也发觉高劲松在打量自行车,捏着烟盒讪讪地说道:“……这就是你那辆车。我看你这么长时间都没回来,我上工地没个车也不方便,又不想去买,就和守车的宋三打了个商量,先把它弄出来骑几天。”他有些不好说下去了。无论怎么说这都不能算桩露脸事。他赶忙把话岔开,“你几时回来的?你的东西我都给你留着哩。”这是老实话,高劲松去年临走时把自己的东西一股脑地都交给余胖子保管,至今那架钢丝床还有简单的行李都还搁在余胖子家的阳台上。

这个话高劲松倒不容易回答,只好囫囵说道:“我这趟只是路过省城。明天下午就得走。”他早就把他寄放的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眼下又不好不给余胖子一个交代,就说,“东西还是先放您那里。——都随便您处置。要是您觉得碍事,干脆就把它们扔了吧。看样子我一时半会也不会用上了。”他肯定是不会再用上它们了。

余胖子松了口气。要是高劲松现在就要取回那些东西,他还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那些东西撂在阳台上风吹雨淋太阳晒,早就不能用了,要不是当初答应高劲松时把话说得过了头,他早把那些碍事的物什处理给收破烂的人了,至少也能卖出几包烟钱。

“你来这里做什么?”余胖子疑惑地问。不过看到高劲松的衣服打扮还有他从容的神色,他立刻就恍然大悟,“你来看房子的?”说着脸上就闪过一丝羡慕的神情。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想不到高劲松就发财了。一年前这个小伙子是个什么样的潦倒光景呀,说句难听话,就连换洗的衣裳他都没两身哩。

高劲松摇摇头,说:“我不看房子,就是随便走走。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您……”

余胖子当然不会相信高劲松的话,随便走走怎么可能就走到了这里?他很热情地说道:“要看房子的话,你得绕到工地的另外一边去,这一片楼盘的房地产公司都把售楼处设在公园大门那里,还有好几套样板房,都是装修过的,你看了一定会喜欢。价钱也不贵,最贵的房子一平方米也才三千二,还能在银行贷款按揭。如今房子还没开始打广告,知道的人不多,你要是现在过去,还能挑个好地段好楼层。”他不无艳羡地感慨道,“可惜我没钱,要不一准买上一套——放几年等房价涨上去,就能多赚出一套房子来。即便自己住,这里也是个好地方。听房地产公司的人,这附近的地去年就卖光了……”

高劲松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好容易找到个话缝,赶紧插话说道:“你吃中午饭没有?”

“啊?你还没吃午饭?”余胖子惊诧地望了高劲松一眼,这才想起来,自己推了自行车也是为了溜边回家吃午饭。这个突然的发现让他把握到一条和高劲松套近乎的途径,他马上熟络地建议,“刚好,咱们一起,我请客。我知道个地方,门面不大,也清净,烹调鱼的手段那是没话说……”他就把自行车扔在工地门房那里,引领着高劲松穿过工地直奔那做鱼的饭馆。

到了地方两人都傻了眼。饭馆还在,门面也的确不大,可门口那一溜的小汽车明白地告诉他们,这地方肯定不会太清净,即使是站在门外都能听到饭馆里吆五喝六的划拳声,间或还传出男男女女的玩耍说笑声。好在现在早就过了午饭时间,饭馆狭小的厅堂里只有一桌客人。

“就在这里吧,随便吃点什么。”高劲松说。他实在是饿了,尤其是被从厨房里飘出来菜肴香味一激,更觉得肚子里空荡荡的,脚下连一步都挪不动。

余胖子登时苦了脸。饭馆厅堂的玻璃窗户上用红纸剪出了各式鱼菜的价钱,点杀活鱼最便宜的一种,一斤也得三十块钱。这顿饭恐怕要吃掉他小半个月的工资。而且他兜里只有几十块钱,等吃罢饭一结帐,付不出钱来他这张脸又朝哪里搁?可眼下的情势也不由他不答应,只能一边陪着高劲松进门找地方坐下,一边搜肠刮肚地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