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刑场对峙(2 / 2)

江子渔把长剑还了回去,淡淡的瞥着倒在脚下的伯爵夫人,对着旁边的将士说道:“把她送回勇毅伯爵府,至于这块免死金牌——是谁家的便让谁家来取吧,免得路上出了差错,谁也担不起。罪犯原是不准尸身送回家的,不过本宫念在勇毅伯爵府过往的功劳,准了这个恩典。虽准安葬但不许发丧。”

将士们将伯爵夫人抬了下去,江子渔看着台下百姓斟酌了一会,开口道:“皇上与王爷心里时刻惦记着你们,以民为天。免死金牌是可以免除谋逆等死罪,但绝对不免蓄意残害百姓的人。”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爷王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下面的百姓默契的跪了一地,口中齐齐喊着这句话,一连喊了好几遍。他们打从心眼里敬重皇上王爷还有这个敢为他们说话做事的禁王妃。

南怀风站在对面酒馆的二楼围栏处,眼中满是赞赏和笑意——江子渔不是多话的人,可每说一句话便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今日之事便是明日文官闹起来,有百姓们替江子渔挡着,而且她也准韦金尸首被送回府上,这也算是恩典了,那些大臣也断然不会去说什么,反而还得夸赞她公正不阿思虑周全呢。

啪!韦伯爵听着下人的禀告,咬牙切齿满是怒意的将手边的茶杯打落在地。

勇毅伯爵府内,魏国公和夫人还有二房的夫妻原是被邀请来说说话的,韦伯爵以为夫人带着免死金牌不多时就可以把儿子救回来了,他正好同他们商量怎么对付禁王府。

没想到等回来的是昏迷的夫人还有儿子的尸首。

按理说被斩首的人很少有能把尸体领回家的,但江子渔为了在百姓面前做戏,故而将尸体给他们送了回去,让外人只以为王妃对韦家不算亏待了。

茶杯的碎瓷片溅了一地,魏国公和他夫人对视了一眼,起身道:“伯爷还请节哀,想来府上要料理的事多,我们夫妇不留下叨扰便先告辞了。”

韦伯爵脸上撑不出来笑意,魏国公夫妇摆着手不让送了,而后脚步匆匆的上了马车。

“拿着免死金牌去都无用,陆易亭怎么会这么胆大?”他们二人一直在伯爵府,是以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陆易亭做的呢。

魏国公皱着眉头,沉声道:“不见得是陆易亭做的。”夫人闻言挑了帘子,对外说道:“去,问问什么情况,发生了这样大的事,肯定都传开了。”

旁边的丫鬟去一旁打探消息,不多时就回来将刚刚刑场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这个江子渔……真是心狠手辣目中无人啊。”国公夫人捂着胸口有些后怕,皱着眉头还担忧着:“如今这先皇的免死金牌到她跟前都被视作无物,且他们夫妇二人民意正浓,便是……也是无用的。”夫人没敢把话全说出来,但是魏国公已经懂了。

如今形势已经很明了了,以他们夫妇当下在百姓心中的位置,便是不找借口随便处置了国公府乃至太后和瑞王,都不会有人说什么的,甚至还会帮忙维护他们二人的形象。

“我瞧着王妃不像是恶人,前日还救了我儿。那刺客到底是谁派来的?为何偏偏要针对我儿?昨儿你妹妹传我进宫询问,话里话外无不是暗指这事是王妃做的,为的就是让我们觉得她是恩人。可我听儿子说,当时江子渔的模样不像是知情的。”

国公夫人也不是傻子,江子渔何故要做这么一出,为了让国公府念她的恩情?既如此,当日投诚的时候她就该有所表示,而不是直接拒绝了。

况且她可是听儿子说了,他向王妃道谢,人家没多看一眼自家儿子,甚至话都没听他说完,就这态度能是让他们家上赶着记恩情?

“我魏家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妹妹的儿子,他姓南。”魏国公心中已然有了决断,有些事他妹妹不是做不出来。

夫人闻言倒是为难了,“可是我们家如何能与她撇的清啊?”

“自是有办法的,自仪打从回京后就没什么玩伴,他的那些朋友都是三教九流来的,我记得康王府家的幼子和他年纪相仿?”魏国公知道,要想保住自己的儿子,那就只能和家里算清楚。

那皇位到底也不是给他儿子,凭什么让他儿子去挡灾?今日是瞧出了江子渔的手腕,什么话经她一说都成了为国为民,和她作对太吃亏了。

况且自家儿子又是个不好争抢的,大人之间的事若是牵扯他那真是无辜。为了孩子,他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例如——名声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