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个徒弟的麻烦事(1 / 2)

弘治十三年、寒露。

和往年比起来,今年的天气较为冷厉。

托杜慎献出的计策,鞑靼小王子达延汗的七个儿子在返回大都后,纷纷暴露出了野心的獠牙。

明面上暗地里的内斗摩擦不断,就算是达延汗在镇压着,却缓解不了内部的压力。

尤其是被封为角都候的图鲁柏罗特,他靠着大明的认可,获得了许多大部的支持,又对其他竞争者敌视不以,使得鞑靼内部乱成了一锅粥,短时间内是没精力南下了。

朝中的许多大臣得知后,也纷纷对杜慎夸赞不以。

当然,也有人认为,只不过是凑巧而已,称不上真的大才。

这种言论出来后,大臣们倒是不会说什么,但那些对鹅毛笔和粉笔十分喜爱,甚至都在京城挂起了一股潮流的读书人们,就十分不满了。

于是,那些个认为杜慎徒有虚名的文臣们发现,自家的墙壁上常有人光顾,题字作画不都是小的,更有的直接泼尿伺候,令人苦不堪言。

一时间,关于杜慎的言论却是更多了,连带着文具用品店的生意更加火爆。

光是分红,到杜慎手里的就有一千多两。

大老板弘治皇帝对此颇为满意,大手一挥,将分红的银两全部拨下,沿着保定等人口众多的地方,来了个遍地开花,将店铺开的更广了。

但杜慎却已经没精力顾着这些了,因为三个徒弟遇到了麻烦事。

……

校阅。

这是大明开国以来的惯例,自太祖皇帝便有了这项规矩。

校阅专为武勋们设立,为的就是让武勋们的后代,不至于沦落成纨绔子弟,一代不如一代。

起初校阅考的是武勇和兵法,但随着武将式微,文臣崛起,很多都沦为了过场,反而是文臣们的那一套,考教的更多了。

关于校阅之事,杜慎虽然知道武勋子弟十六岁的时候必须参加,但具体细节是不清楚的,毕竟这些在史书上,基本都是一笔带过,不会描写过多。

私塾内,师徒各自坐下。

看着三个徒弟,杜慎抿了抿茶,口中淡淡道:“所以说,这次校阅,你们三个都得去?”

张灏愁眉苦脸,不复稳重,叹气道:“回师尊的话,两年前就该徒儿去参加校阅了,当时徒儿听说校阅甚苦,便称病推脱,今年要是再不去,我爹恐怕会活活抽死我。”

“咳咳咳……”

杜慎听到这,一口茶水差点没咽下去,呛的咳嗽不止。

张灏面色通红,惭愧的低下了头。

“唉……你确实是得去。”

说着,杜慎又看向赵秀和徐鹏举二人。

大徒弟张灏就算了,改过自新前号称京城祸害中的一霸,干出点什么幺蛾子的事都不出奇。

二徒弟赵秀和三徒弟徐鹏举,应该不会如此吧?

赵秀微微低头,不敢看杜慎的眼睛。

“徒儿去年参加过一次校阅,那主持校阅的襄城伯李鄌和我爹不和,正巧他儿子李全礼也参加了校阅,徒儿……”

杜慎嘴角狂抽,震惊道:“你和人动手了?”

赵秀不好意思的点头,然后将脑袋低的更很了。

优秀……

杜慎忍不住扶额,又问道:“然后呢?你伤到没?”

赵秀骄傲的抬起头,极有底气的道:“当然没有,那李全礼怎会是徒儿的对手,三拳两脚他就被我打的抱头乱窜,而徒儿半点都不曾擦着碰着。”

杜慎叹了口气。

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