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已经对东方胜下了战书,而东方胜在接到周瑜的战书同时立即将这个消息传到了宛县城中。
宛县城内的刘备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情是喜忧参半,周瑜若是胜了,这次的宛县之围自然也破解了。可是万一周瑜要是败了,那么自己就彻彻底底的完蛋。
而东方胜则调集了巴道和拓拔罕摩拳擦掌的准备应对周瑜。
这一次东方胜带了三万兵马,新练的陆军两万,拓拔罕的精骑八千,还有两千是王虎从益州刚带来的重甲骑兵。
这两千的重甲骑兵才是这次战斗的主角,为了掩饰重甲骑兵的到来,东方胜密令王虎将重甲分解然后分开运送到宛县外围。
而王虎的行踪也是没有人知道的,除了东方胜。
他到军营之后,巴道和拓拔罕他们才得知到重甲骑兵到来的消息。
翌日清晨,东方胜身穿新式的盔甲,胯下赤兔马精神抖擞,手中残血锐利狰狞。
在他的身后是几个方阵组成的陆军,排列的整齐一直,每一个陆军的精神面貌都十分的饱满斗志十足。
两侧照旧是拓拔罕的骑兵,不过并没有看到王虎的重甲骑兵。
对面的周瑜也不逊色,一声白色铠甲,胯下的白色战马,整个人看上去带着一股子儒雅风范。
在周瑜的背后,是五万的江东士卒,同样的步兵列成方阵,骑兵护住两翼,当然周瑜的方阵里多了盾牌上,弓箭手,这是为了阵形的需要。
军阵极其难练,在三国期间军阵达到巅峰,众所周知的诸葛亮的八卦阵就是一个相当牛叉的军阵。
军阵当中盾牌手、弓箭手、刀斧手、骑兵之类的各个兵种混合在一起,听从将领的统一指挥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变化,使得陷入镇内的敌人无法逃脱直至被歼灭。
军阵虽然厉害,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一个是军阵极其难练,要将盾牌手、弓箭手、刀斧手之类的兵种都集合在一起训练,这难度十分之大,训练军阵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之大。
而军阵另外一个最致命的弱点便是敌人需要入阵才能发挥左右,军阵不能主动出击,换句话说敌人若是在外围不进军阵,你就是摆下绝杀阵也没用。
正是因为军阵的这一个缺点,在三国的后期军阵便逐渐淘汰,转而以骑兵辅助步兵为主。
东方胜也是因为了解过军阵的弊端,所以直接放弃了自己训练军阵的这个想法。
风吹着将旗猎猎作响,东方胜一看周瑜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出手的武将,一声令下,直接身先士卒的冲了过去。
拓拔罕最先反应过来,两翼的八千精骑如蚁般蜂拥而出,地面都微微的颤动。
而后东方胜身后的陆军也动了,方阵是整个在一动,迈着整齐的步子,那嚓嚓的步伐声甚至盖过了拓拔罕的马蹄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