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最后三分钟(1 / 1)

呼呼呼!

莱恩喘着粗气。

菲尔顿的咆哮声还在森林中回荡。

森林中的断木仿佛是在印证菲尔顿刚刚那一击多么惊世骇俗。

莱恩的背部火辣辣的痛。

莱恩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

再拖下去,自己一定会被菲尔顿找到,到时候自己凶多吉少。

必须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一切。

“击溃民众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是神职人员的大量死亡。”

“为了控制疫情,受教廷派遣,大量教会神职人员冲锋在抗疫的第一线,无数的教士一遍又一遍的为患者祷告和洗礼,期望诸神来治愈他们。”

“然而结果是,教堂的神职人员几乎快死绝了,死亡率远远高于普通民众。”

“最后,残存的神职人员恐惧了,拒绝再为民众祷告,把病患拒之门外,甚至携款潜逃。”

“甚至有传闻,在诸教之中,就连枢密大主教这样的大人物,都有几个是死于大瘟疫之中。”

“最初,教廷还试图掩盖这些消息。”

“但随着因大瘟疫而死的教职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事情再也隐瞒不住。”

“怀疑的种子就此发芽,慢慢成长为一棵大树。谁也没想到,最先开始怀疑众神存在的竟然就是一些神职人员。”

“抗疫过程中的死伤惨重让他们的大脑中不禁响起一个疑问,如果连神职人员都无法在瘟疫中得到众神的庇护,那么神是否真的存在?”

“一些忍受教会上层盘剥已久的底层教士率先发难。他们当众烧毁经书,宣称神不存在,这些都是教会的谎言。”

“这些教士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民众加入了他们,他们开始点燃教堂,驱逐神职人员,掠夺教会的财产。”

“可,即使如此,采取过激行为的教士和民众终究只是一部分,大部分人还只是心里隐隐产生怀疑的种子,还没到公然宣称神不存在的地步。这些率先发难的低级教士和民众还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一切的转折点是各国贵族对教会的反戈一击。”

“在过去,贵族受教会盘剥压迫已久,他们在各自政务以及日常行为受教会制约,财产也常被教会以各种理由巧取豪夺。但他们敢怒不敢言。因为教会的权威实在是太大了。谁敢反抗教会,就会被其他人群起攻之。”

“而大瘟疫的出现动摇了教会的权威,这给了他们机会。”

“与各国国主不同,君王的权力来自诸神的承认,而他们贵族的权力却跟诸神没什么关系,这是他们用真刀真枪的功劳换来的。所以一旦教会不再有过去那么强的权威,他们反抗教会并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

“而他们攻击教会的理由,与前面那些人不同,并不是否认神的存在,反而是和教会最初借大瘟疫的名义继续盘剥民众时用的理由异曲同工。”

“他们宣称大瘟疫的出现是因为教会中的一些人背叛了诸神,曲解了众神的意思,拿走不属于他们的利益,引发众神震怒,才有的瘟疫。”

“教会真心忏悔,不再插手世俗,瘟疫就能解除。”

“他们的诉求是教会中人不得再在各国任职,不得拥有过多的财产。他们的理由是教职人员一旦拥有太多财产,内心会受俗世影响,不能再虔诚的侍奉神。”

“他们盯上了被教会霸占的权力以及教会手下的巨额财产。”

“对此,教会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一些与教会有过多勾结的国主,也将他们视为眼中钉。”

“要知道一些国主本身其实也不过是臣子,他们是在教会某些高层的支持下,发动叛乱,才窃据的王位。”

“如果教会的合法性遭到了质疑,那他们的王位自然也不稳了。”

“战争一触即发。”

“出乎教会预料,这场战争对于贵族一方来说,几乎是一边倒的胜利。”

“教会以及国主匆忙纠集的部队还未战争,便纷纷倒戈。”

“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和国主被迫答应他们的要求,在这些国家里,议会也因此出现,贵族们真正有了坐在桌子上决定一部分国事的权力。”

“对于贵族来说,这场还未发生便已结束的战斗意义深远,这次战斗让他们重新获得了自由和财产,他们不必再无条件服从教会和国主。”

“而因为这次战争没有流血,所以被史家们称为光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