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啊(1 / 1)

张强在张照清的催促下,领着人生地不熟的时叙白和张照清走到了镇上唯一的红旗国营饭店里。

在去饭店的路上,时叙白垂着眼帘想起文婉那抹狡黠的笑意,也跟着低头笑了。

没一会就到了国营饭店,此时正是一天之中饭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里面几乎坐满了人。

时叙白找到一张略微看上去还算干净的桌子坐下。

张照清自从进入饭店之后便双眼放光,已经想好了要吃什么似的,揉了揉空空的肚子。

早上就喝了点稀粥,不顶饱,今天又干了一上午的活,在太阳底下又暴走了二十多分钟,必须点点好的犒劳下自己!

踏着愉快的步伐,走到了柜台点餐处。

一旁的张强也跟着去了,经过这两天的相处,张强已经知道他们花钱大手大脚的,生怕他点的多了。

到了柜台那张照清下意识的又用那标准的京腔说起:“来份红烧肉,一份回锅肉,一份蛋花汤,一份炒青菜,三碗米饭,再打包十个肉包子。”

一旁的张强听着张照清报的这些菜名,心都跟颤了颤。

连忙拽住张照清胳膊,小声道,“太多了,点几个肉包子就够了!”

在里面打菜的人听到这一系列的菜名有的菜这还没有,不由得伸出头想看看是什么人。

就见两个年轻人在那低头说话,一脸不耐烦的大声嚷嚷。

“到底还点不点了,别在那嘀咕了,我们很忙的,今天的供应菜都在那个板子上,自己看。”

听见这声的张照清抬头不再和张强讨论,心里想着还从来没有人这样跟自己说话。

正要反斥,余光一瞥看见时叙白朝这看了一眼,想起那天火车上时叙白说的话,又说了遍刚才的菜名。

这时,又来了一个年纪稍小的女服务员,那人看着张照清眼睛一亮,语气放柔嗲嗲的说。

“我们这没有回锅肉,还有其他菜品要不要给你介绍下。”

“不用别的了,就上那几个菜吧……”

红烧肉八毛,蛋花汤两毛,青菜一毛,三碗米饭一毛五,十个肉包子一块。一共两块二毛五,外加一斤三两肉票,一斤粮票。

那年轻的服务员见张照清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也没冷脸,照常的说了价格。

从口袋掏出钱和票子递给打菜的,扭头就走了。

一旁的张强好像感觉到张照清兴致不太高,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跟着一起回到了桌子那。

在桌子上等菜的时叙白瞥了一眼张照清那不高兴的脸语气淡淡的说。

“吃完咱们先去大集上逛逛,然后再去供销社买几件衣服,我们带的并不适合下地干活穿。”

张照清一听要去买东西逛大集,随即又高兴起来,没一会菜就都上来了。

这时候饭店里的菜分量给的都足足的。肉包子还用纸包了起来。

张强见他们两人都吃了才开始动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时叙白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慢慢的品尝着,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又夹了筷青菜吃,这的青菜可比知青点里的好吃太多了,舍得放油和料。

“好吃好吃,好久都没吃过这么可口的饭菜了,”

张照清一口一块红烧肉嘴里不停的说着。

三人迅速的吃完了桌面上所有的菜。

尤其是张强,最后硬是撑着肚子把那盆还剩少半份的蛋花汤喝完了。

抹着嘴开心的说:“好久没吃这么饱了,回去我给你粮票。”

“说好了我们请你,就是我们请你,来这你帮了我们这么多,请吃顿饭是应该的,别再说给粮票,再说我就生气了。”

张照清玩笑中带着一些不可置否的语气。

“那行,我就不推辞了,以后有啥事需要帮忙的,一定找我啊。”张强脸色微红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三人一起又走到了集上,见有卖布鞋草鞋,卖各种米,各种面,还有卖鸡蛋,卖布料的,还有许多时叙白和张照清见都没见过的各种小玩意,还有的直接卖吃的。

都是特别小的摊子,连成一片,周围路过的行人络绎不绝,不断的有人停下来买东西,极其热闹。

这样的集市他们在城里也是没有见过,当然这种大集也只存在于镇子周边。

毕竟摆摊的都是周围村子的村民,来集上的也是周围的村民。

由于离县城和市里实在是太远了,来镇子一趟也不容易,所以就产生了这一月一次的大集,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在这基本都能换到。

这个集市解放前就已经存在的,尽管这几年政策比较紧,禁止这种投机倒把,但是在这偏远的地方,有的东西想管也管不了。

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大集一月就一次,有时因为农忙还不办了,一年也就六七次,每次镇子上都会派些干部来巡查。

文婷拉着文婉叫上李欣欣和张红一起去了镇子边的一户人家里,到了门口敲敲门喊道。

“赵大娘,我们来啦!”

话音刚落,门就开了,开门的是赵大娘的儿媳妇张翠花,大家都叫她翠花嫂子。

“翠花嫂子好,”众人齐声喊道。

“我娘猜到你们今天就会过来,快进来。”

张翠花含蓄的笑了笑把人迎进来。

刚走进屋里就见赵大娘拿着一个包裹从里屋走出来,见到她们。

“快来试试合身不,这是你奶前几天让我给你们做的。”

两条裙子分别是一样的款式,就是颜色不同,文婷的是浅蓝色,文婉的是嫩黄色。

都是县里最流行的款式,再加上赵大娘不凡的绣工,比县城里的更精致也更好看。

“不合适的话趁你们现在在这我还能给你俩改改。”

文婉见姐姐一心盯着新裙子准备跃跃欲试的模样,一旁的张红和李欣欣在旁感叹裙子真好看。

“大娘,你不是知道我爷奶的尺寸吗,帮我给他们做两身衣服。”

赵大娘一听这,转身又回去里屋,又拿出俩包裹里面分别装着一身男装和一身女装。

“原本就打算把两身衣裳送给文大哥和曼姐的,刚好你们今天来了,一块捎走吧。”

“这怎么能行呢,昨天就和姐姐商量着今天要给他们买身衣服。”

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钱和布票,递给赵大娘。

“哇,刚刚好,我们今天就能拿走,不用等下次啦。”

“您的手艺,我奶最喜欢啦,这可是我和姐姐偷偷攒起来的钱准备送给奶奶的哦。”

看着硬要塞钱的文婉,赵素素只好含笑收着了。

赵素素年轻时在一家绣坊干活,做衣服手艺极其高超,之前做出来的衣服县里城里的百货大楼都抢着要。

现在不允许拿出去买卖,但是私底下还是有许多人找她订做衣服。

靠着这点手艺,撑起了这个家。

再加上前几年送出去了两张图纸也成功的让自己儿子进了县里纺织厂,因此自己手里布料也十分充足。

年轻时因为饥荒那年陆小曼给了她一小袋红薯,熬过了最难熬的时候,后来也就仗着自己手艺好点,每年都会给他们做件衣服。

文婉见赵大娘收下了也拿着新裙子在身上比划了起来。

这时候文婷穿着刚换好的裙子走了出来,这条浅蓝色的裙子穿在文婷身上正正好。

颜色很衬肤色,完美的展现出了她的的优点,高挑的身高,白皙的皮肤,明艳的五官。

赵素素看着文婷十分满意。

“真好看,跟朵花似的,晚晚,快,去把你的裙子也给换上,”

推着文婉进了自己的屋子。

“大娘,我也想要这样的裙子,跟她们一个款式的,这样穿出去别人就知道我们是姐妹了。”

李欣欣双眼放光的看着赵大娘。

赵素素跟李欣欣也很熟,于是笑呵呵的说:“行,下次大集你再来取,保准给你做好。”

咯吱一声门响,文婉穿着那条嫩黄色的连衣裙走出来了,这条嫩黄色的裙子显得晚晚活力满满,那双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很是可爱。

“我好看吗!”

站到了文婷旁边,搂着她的胳膊。

“好看!”

“好看。”

“都好看。”

李欣欣看着她们俩站在一块,又一次看向赵大娘急切的问道。

“最快几天能好,到时候我来取的时候再给您钱和布票,”

说完从口袋掏出仅剩的五毛钱递给了赵大娘。

“突然不想等到下次大集了,我要和晚晚一起穿着一块上学!”

赵大娘也是认识李欣欣父母的,知道也是个宠女儿的,于是利索的接了钱,说等四五天就可以来拿。

片刻后,文婷和文婉又换回了原来的衣服。

文婷才想起要告诉赵大娘,让她给爷爷奶奶分别做一身衣服。

文婉拍了拍包裹,你刚才试衣服的时候我已经和大娘说好了。

看着一脸等夸的妹妹说,“晚晚可真能干!”

从赵大娘家出来,又回到了集市上开始闲逛了起来,每个人都买了点小玩意,文婉发现这没有卖雪花膏的。

“咱们去供销社买点雪花膏吧。”

“可以啊,正好我也想买盒蛤蜊油,集上都没有卖的。”

刚进供销社就见了熟人,正是时叙白他们,他们在那买成品衣服,张强的背篓里放满了东西。

“晚晚,好久没见你来了。”

供销社的售货员小王看见文婉亲切的说着。

“是呀,之前生病了,就没出来。”

“王姐,来两盒雪花膏。”

文婷对着小王说道。

小王快速的从柜台里拿出两盒雪花膏递给她,文婷熟练的拿出一块钱给了小王。

张红也掏出两毛对着小王说:“王姐,给我来盒蛤蜊油。”

张照清这时也看见了她们,拉着时叙白很热情的走了过来。

“好巧,又碰到了,我们买完准备回去了,你们呢?”

文婷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又看了看靠在自己胳膊的妹妹,说着我们也要回去了。

“那正好我们可以一起回去。”

听到这句话原本靠在姐姐胳膊上的文婉抬起来头,发现那新来的知青又盯着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