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巧合的乱入者(5000)(2 / 2)

沈万三当初知道这些研究内容的时候,曾经感叹过“百草司、演武司、天工司,你们这些东西如果是放在相同背景的其他世界,随便一个应该都足以引起时代的革新,整个世界轨迹的大变革,结果居然只是你们业余爱好。那么,我真是挺难想象,那个有硬性规定,让你们必须全部参与的主要研究项目,到底是个什么鬼样子!”

嘴上是这么说,可是,即使为了避嫌没有主动打听过,沈万三也对那个主要研究项目有一定的猜测。

因为那个研究项目的成果太庞大了。不仅仅是三天两头席卷千八百里的灵气波动,更是物理直观上的“庞大”。

悬浮在平流层,动用了聊斋世界搜集到的海量古妖遗骸及灵气铸材,在半成品阶段就足以轻松支撑地月之间航行,平常阶段可以自行吞纳灵气,可以把终末旅行世界的核反应堆废料转化为清洁能源,吞噬污染,反哺山川,预计将在以后成为六扇门移动总部,巡行九州的玄龟飞船;

同样处于离地五十公里左右高空,以佛门舍利、万仙联盟法宝、沈万三提供的各类神性金属为主要材料,在半成品阶段就可以操控半个地球的气候变化,足以形成灭国等级的雷暴飓风,与帝皇龙气接轨,可以辅助杨广处理龙气中的各类模糊讯息,并操控所有以发射卫星的白雪天宫;

以奈何桥为初始模板,依托鬼门关,利用生死簿中记载的各类幽冥阵法,搜集三途河畔矿脉出产,由新封的地府各类鬼神参与建造,是神机台成员相对参与较少的一项工程,预计完成之后,可以对于过桥者提供阴阳屏障,使得活物在有限时间内以实体进入幽冥世界,关键时刻可以在转瞬间完成百万大军阴阳两界的置换,杨广亲自记录在生死簿背面的冥河界桥。

这个研究项目,之所以会有硬性规定要求所有人参与,是因为主导者是杨广自己。

铸造这三大重器时,所使用到的主体构思和一些之前神机台从未接触过的理论体系,全部是由杨广提供,也是因为他全程坐镇,这个危险的实验项目才得以挺过重重难关,来到了已近成功的阶段。

如果不是杨广出手镇压天地之气的话,在这三件宝物的铸造过程中,至少有六十几次,可能会引发炸穿一万七千多米地壳的大事故。

没有人知道这些闻所未闻的理论体系是从哪里过来的,也没有人知道杨广为什么会突然想要铸造这三件重宝。虽然在三件重宝铸造成功之后,大家都觉得,“这险冒的太值了”“我们居然能造出这种玩意儿,不愧是我”“有一说一,打死两年前的我自己,都想不到这种东西是可以在两年间造出来的”,他们纷纷对于这个实验项目表示了深切的认同感和荣耀感,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心中残留着最开始的那种疑惑。

这三大法宝的铸造,在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都只是为了验证杨广对于太上之门的探索。

对于一个喜欢探索未知的人来说,太上之门这个突然出现在他人生中,让他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大转折的东西,才是最想要去弄清楚的,而随着实力的增长,这种心思愈发的强烈,等到融合了帝皇龙气、掌控了幽冥世界之后,他就着手切实的去做这件事。

以心剑、魔功、大法、龙气、幽冥神力,分别试探太上之门,并尝试渗透,解析架构。

在他的心海之中,太上之门岿然屹立,对于这些试探,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经历日日夜夜的消磨后,他也确实将一些意念渗入了太上之门中,于是,宏大复杂到无法辨别的“道理”呈现在他的心灵中。

这些东西可以观摩却无法理解,更不可能从中攫取到对自己有用的,如果一心贪求的话,甚至可能导致心神的膨胀自毁,于是杨广又花了数十个昼夜,将那副宏大的场景封闭,截取其中最微末的部分,重新开始解读,以图由浅及深。

而举凡道理的学习,必然需要验证,三大法宝铸造过程中的理论体系和各种实际应用到的能量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杨广构想出来。

当大业九年的科举进入尾声时,站在白雪天宫的杨广心中涌起一股强烈地欣然快慰,虽然如今从太上之门中印证的道理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但这三大重宝成功铸造,就证明了杨广的探索道路是正确的。

万事开头难,以两年的时间证实了正确的.asxs.,以后的道路就可以更为坚定不移的向下走,为了纪念此点,杨广也为这三座见证了重要节点的宝物,早早的准备好了三个名字。

因为在那“微末”的收获之中,有一点就是说,灵性是最为珍贵的东西,所以从那些知识中延伸出来这三件宝物,也必将产生器灵。

所以杨广准备的名字,是在器物名之外,属于器灵的真名。

“玄易”“雪皇”“冥王”。

他在白雪天宫之中缓缓坐下,连续两年用来解析太上之门知识的心灵在欢喜的浸润之中,开始了静谧的休息。

或许会有人觉得奇怪,身为阴阳两界之主的杨广怎么能够把整整两年的时间都用来引导这个铸造项目,而神机台掌司、地府鬼神等等都可以解答这个疑惑。

因为如今的杨广并不是一个人,他同时存在于神机台,紫微城与地府之中。

两年前,杨广就让沈万三通过星界方舟的渠道,买来了出自《蜀山剑侠传》世界的玄门元神分化之法,搞出两个分神。用巴蛇的躯体为主材料,炼制出黄天化身,另用黑山老妖的虎骨精粹和白猿之身为主材料,炼制出幽冥化身。

这种元神分化之法,因为所处环境和力量特质不同,本体和两大化身的外在威仪、作风会有些许的差异,但内里的性格思想是完全相同的,且因为有太上之门的存在,即使是处于不同世界,三者之间也能做到思维共通,不存在像某些世界中分身堕邪反叛本体的风险。

有黄天化身治理阳世,幽冥化身治理阴间,本体就算长时间的离开,大隋这边也不会出现什么乱子了。

………………

永恒无穷神秘的大虚空界海之中,在太上之门的影响下,脱离了原本世界群的某个世界,悠然的漂流着,在这个几乎没有确切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地方,与不知多少个世界擦肩而过,甚至相互穿透,因为各自世界胎膜,或者说晶壁系的保护不同世界的现实不会互相干涉。

纵然接触,也不相通。

但是当某一个仿佛具备书本文字特征的世界靠近时,那个世界之中有微弱的闪光出现了脱离时空限制的异动,刚好,与门户引领的世界接触。

………………

辽东之地,一处牧场内,仿佛完全无法影响人之视线的迷雾飘荡着,倏忽之间,便有一个娇小的身影踏出。

那是有着如同天竺妇女装扮,却格外华丽雍容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