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神机演武(5000字)(2 / 2)

“几位的工作,就是先看过这书册上整理出来的禁卫军平均身体素质,然后通读房间中的武功秘籍,挑选或者修改出最适合他们练习的功法。这十二本书,是记录着禁卫军中最常见的经脉、筋骨方面的一些毛病,还有他们的资质上限、下限。”

除了禁卫军之外,其他各方军士,也需要进行检测,挑选、衍变出最适合他们的功法。

演武司的人,原本只需要整理大隋武林中的功法,摸索更容易修成宗师、大宗师境界的法门,便于提高天位高手的数量,宁道奇带着他搜罗过来的这些人,完全忙得过来。正是因为最近多了这个在全军中推广武道的任务,宁道奇才忙的有些焦头烂额,想到了牢里那五个人,奏请杨广,把他们收揽过来。

毕竟五个凭借从前的武学体系就能达到宗师境的人,堪称千万人中挑一。

这还只是个开始,佛门底蕴挺深的,有了他们之后,说不定还能多出几个宗师来。

而且因为这次带回来的人仙武道,其中最有价值的,基本都是佛门一系的,而偏偏这种武道在有足够营养供应的情况下,对资质要求很低,所以比原本的真气、天位更适合军队。增加一些佛门高手来研究,就更有必要了。

道信禅师看着这间十米见方的书房,除了五张桌子以外,放了六个大书架,微愕道:“这里应该有上千本书吧,全部都是武功秘籍?”

“正是,而且都是一流的秘籍。”南宫哀手中的铁扇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走到其中一个书架旁边,抽出一本说道,“几位要细致一些,这里面有许多并非是武林中曾有过的武学派系。比如这本《虎魔炼骨拳》,跟寻常的内功乃至于横练法门都大有不同,一定要仔细研究过后,才能提出选用的意见。若是办的不好,会遭到问责的。”

帝心尊者嘿然道:“莫不是什么严刑峻法?”

“这倒不会。如果把修改不当的秘籍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直接递交上去,被掌司他们查阅出问题来,会要求把自己修改的那门功法苦练五日五夜。”南宫哀手中铁扇掩住了下半张脸,只是眼中仍然透露出笑意,“在这个过程中,掌司他们还会用各种办法,亲自帮助你加快修炼的速度。”

在高手看护下,走火入魔半身瘫痪的从来没出现过,但是连续放两百个屁、对自己性别认知出现问题、习惯性四肢着地,这些自食其果的小问题,倒是出现过好几次。

几个和尚也不敢问了。梵清惠拿了一本秘籍,选桌子准备坐下时,发现那张桌子上还压着一卷纸,就展开来看了看,脸色陡变,声音颤抖着说道:“四位圣僧,你们来看。”

众人围拢上去,那张纸上开头写着《论天位第三境界~斋天位》。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符物者也。唯道集虚,心斋也……”

“……此境启于心剑,暗合南华心斋之理,故可称之为,斋天位。”

五人看过之后,双眼茫然,浑不知归处。

庄子心斋,其简于言,如同真佛经文,微言大义,有无数种解读,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讲求的是一种超离寻常知见之外的灵觉,不知多少个时代才能出一个能够看懂、能够体悟的人。

可是这篇文章,居然阐述了一种具体追求心斋的方法。用各种作息、阅读量标准、阅读偏好、饮食习惯、交谈习惯等方方面面,详述心斋之道。

虽然写这篇文章的人,大概只是为了更具体地形容心斋境界,可是四大圣僧他们看过之后,却有一种确实的感觉——如果有人严格按照那些标准生活十年,就可以直接贴合心斋之境。

十年很长吗?十年简直太短!

十年而窥近圣贤一丝心境,这是四大圣僧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帝心尊者一把抓过那张纸,目光落在纸张末端。

那张纸最下面有一行不同的笔迹。

陛下书于大业五年三月二十九。宁道奇,誊写。

咚!

帝心尊者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双手捧着那张纸,热泪盈眶。

“此圣者也!”

南宫哀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这间房。

这里,果然是不需要看守者了。

神机台演武司旁边,是天工司的七层高楼。

李神通凭栏而立,可以看到刚才那几个和尚走进书房的场景:“让他们接触到这些高妙的武学,会不会有养虎为患的可能?”

这间茶室之中不止一个人。

尤楚红闭目养神,潜心运转真气,随口说道:“我们得到的珍食、丹药支持都不是他们所能比拟的,而且已经先走了不知几步,如是这种情况下还被他们追上,也未免太无用了些。”

李神通还是有些担心:“那些武功中,毕竟有很多、尤其是最顶尖的几部,跟佛门渊源极深。”

石之轩也在这个房间里,忙里偷闲的品着茶,道:“或许他们会进步神速,但他们不可能追上陛下,如果真动了不该有的心思,只会被煌煌天威碾杀。不过我觉得,这些聪明人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谈不上隐患。最多只是对李兄来说,如果有朝一日真被后来居上,可就被削了面子了。”

宇文伤双手捧着一本书,不耐烦地说道:“陛下赐下了《天窍篇章》这样举世无双的宝典,你不抓紧每一份的时间去研究,还有闲心来想这些东西,如果有朝一日被人压了也真是活该。”

李神通听了,面色微愠,却没有反驳,只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正襟危坐,取出了自己的那份《天窍篇章》手抄本,很快就沉浸在那些文字之中。

石之轩看他们三个都开始揣摩这《天窍篇章》,就自己推门离开了。

感受外界暖风吹到面庞上,石之轩想着:席应他们如今也该在修行这门神功了吧。

《天窍篇章》,是杨广最近参悟人仙武道中的凝练窍穴之法,结合原本的真气武学,创造出来的一门奇功。

实际上,隋朝的宗师已经能对穴位多加利用,比如铁勒飞鹰曲傲,他能把真气灌注在两百多个穴位中,借助多穴位的中转爆发出更多变更迅速的攻击,但是,真正探究真气储存量的话,那两百多个穴位加起来的量还不如丹田气海的一半。

而且丹田气海这个特殊穴位会随着真气的增长更加扩宽,存储精神力的上丹田紫府和作为上下桥梁的中丹田绛宫也有一定成长性,别的穴位却不能自发随之成长,所以,大隋武者修为越高,气海以外的穴位储气量在整个躯体中占的比重就越少,也就越不受到重视。

可人仙武道不同,这种武学体系能够在穴位内部凝聚力量,本质上是在穴位中开掘小空间,使得每一个穴位都具有极高成长性。而且无论哪一个穴窍,初一凝聚出来,就有着比隋之宗师的气海更胜一筹的储气量。

不过,人仙武道用拳意和气血凝练穴窍,对精神和肉体的要求太高,光是灵肉合一这一点,就是隋之宗师武者也难以越过的关卡。

因而杨广加入真气的考量,不惜抛弃了那种对于阴邪的克制和极端纯粹的破气特性,使得凝练穴窍的难度降低。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只追求增加真气储存量这一点,效果喜人。

其实,天位之人,拥有天心意识、天源力量,驾驭海量的天地之气,则天窍篇章带来的真气储存量扩张并不是多值得看重的,这《天窍篇章》,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无法达成天位的宗师及先天高手们准备的,修炼之后,实力可突飞猛进。

算是让大隋天位以下的武者们,也整体来了一个飞跃式的升级。

PS:说真的,那个软弱读书人,我本来准备直接让他叫南宫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