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章 大危机(2 / 2)

大学生档案 相思 1816 字 2022-07-29

但有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我周围的人,自以为觉出了课本的虚妄而丢开书本去玩一些技巧的花样的时候;我却如木偶般,只是张着大嘴,座在那里痴傻呆坐着服务于心的动作:在不同的课堂上,一本,或者一部诗集,都能使我安心的坐下来,不再把外面的世界想望。在那个时候,这些旁门左道的书本,仿佛就如灵丹妙药一样,慰藉了过往时日里寂寞难耐的痛楚.

在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们系里老师人员星散,配备很不齐整。在以后的一两年时间,就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位年轻教师.由于他们年轻,也朝气蓬勃,自然就很容易跟同学打成一片.我话不很多,但爱询问一些问题,于是,我与他们渐渐熟悉.他们给我谈的,除了学业上的一些知识,当然也会掺和上一些别的东西。从他们的嘴里,自己不仅仅感触年轻生活青涩的味道,也知道了外面血淋淋的就业压力.

他们有人这样自我解嘲:“这年头,总以为读了书就能过得好了,找工作也不在话下了.于是自己就雄心勃勃的南下海濒,北上京都.不想在外面奔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仅工作没找到适意的,而且还自花了不少钱财,差就流落街头.到最后搞得没有办法,还得回到原的地方,找一关系,守侯着时光,得一风平浪静的饭碗干着.

其实你到了外面,就自然知道其中形势了。很多时候,你并不能只以自己的才干,就谋到一个好的差事的。在这个社会中,你要面对许多潜流,你得面对太多的未可知性。我们自老祖宗以来,就确立了一个依靠人而不依靠制度的环境,关系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即使是学法律的,也无能为力改变这些,我们只是站在一旁,心的看着那些,诚惶诚恐的经历着生活中的许多琐碎。”

哦,原来这样种情况.现实中他们可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有能力者适应市场大浪冲击者,都是杰出的家伙,他们引领着这个时代的步伐,譬如那些商界豪强;而一心躲在阁楼里避风避寒的人,是一群懦夫,他们无能为我们的师承者,比如越来越遭人鄙夷的称呼“砖家叫兽”的代表.好象在大学校园里,这样一批人,已经整体的堕落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观念,已经在走向腐朽,他们根本带领不了我们去冲击生命中的大浪。但我不明白的是,现在中国优秀的学人既然都不在这里,但教书育人的重任,还是落在他们的肩上,难道大学生们面对的所有困境,就仅仅是他们个人该承担所有的责任?

社会的沦落并不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的老师们也没有天然的与学子们的就业挂钩。那些搏击商海的精英,自己也应该深刻反省。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社会风气的恶化,先是从利益层面泛滥开。大学商业化了,教育产业化了,在表面辉煌数字的掩盖下,衍生出的巨大问题,并不是三两句话能得清楚。

难道是社会故意把培育人的任务,交给了一帮瘸胳膊拐腿的没有水准的一帮人,来糊弄学子?这显然不是。虽然表面上的东西困扰着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术论文,都含着深深的泡沫。某些高高在上的教授,也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自己的作品,就是掐头去尾所结出的硕果.乍看起来,.这就是浅层次中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从这里,好象我们的所见,与自己的耳暄目染,全然的结合到了一起。但当我们,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东西,深入到长远的未来,或者遥远的过去,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个新的印象,那就是不仅仅是一群人的错误,也不仅仅是那么肤浅的他们,带来了现今的痛苦,而是我们的整个时代,出现了肌理病因。

这是表面上的追随。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里面,我们的学长们,是这样糊弄出自己的论文的.先是选题,这是一个模块.当题目选定,自己什么也不想,就只奔网上搜索的页面.转眼之间,一大堆资料就蹦到了眼前.勤快的人,会对里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而后成章;懒一的,几乎就是一整个儿下载下来,再把次序打乱,就算完成了宏篇巨著.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论文.论文的形成,就这样得益于一个看似彻底的造假模式.这样的糊弄文章,也糊弄自己,对以前怀有天之骄子称号的学子们,该是一种多大惨测的讽刺.我想,学校应该是最纯洁的社会场所。假如社会在这个环节,都已经成为大染缸的实验品,我想,这个社会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和伦理准则,来指导大多数人的生活了.当每一次黑心棉,三鹿奶粉,地沟油等**爆在我们周围,我就感觉它们仅仅是冰山下的一角,不再把它们给惊奇了.

我想更深入的明: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所有的人都丧失了自己对他人的信任,转而用保持警惕和敌对的利益心态去对待所有的事物,那它将整个是可怕的.当物欲的指挥棒遮住了人的心灵的时候,某些革新以来的过错已经变成了不可改变的欲噩.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早已经被许多人抛之脑后,全社会崇尚的,几乎都化成了夸夸其谈,言辞口才的代名词.而内质深沉的东西,早被看得一文不值,成了弃之不要的褴褛之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沦落得这样彻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