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没有什么失误,可是毕竟他只是呆在后方遥控指挥,再加上距离太远,不可能掌控第一手信息。
打个比方说,李忠有动天子剑杀了十几名当地的官员,这件事发生后,快马六百里加急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够传递到北京,等朝廷的意见反馈回来还有三天,这一来一去就是六天。
六天的时间足以做很多事情了。
所以当李忠有和马麟的弹劾奏章同时出现在朝廷的时候,满朝文武吵了个不可开交。
李忠有的奏折中说马麟起兵反叛,攻打咸阳,意图染指西安。
然而马麟的奏折就说李忠有勾结白莲教,意图不轨,坐视乱民攻打西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朝廷没有第一手信息,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
马麟和李忠有在咸阳恶战,朝廷的战火也被点燃了。
以张凤府为首的文臣数落马麟欺君罔上起兵造反,而以朱瑞为首的勋臣则反驳李忠有勾结白莲教居心叵测。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是不可开交。
原本在朝廷中文臣占据了要害职位,他们在朝廷的话语权远非勋臣武将们可以比拟。
但是由于内阁次辅高明的倒戈和皇帝的暧昧态度,武将们的实力空前的强大。
很多武将泪流满面,他们等了一百年,才有了跟文臣公平吵架的机会。
对于这个来之不易而又关系着自身前途的吵架机会,武将们格外的珍惜。
于是乎京城内外,只要是武官无论品级大小,一律加入了辅国公朱瑞的阵营。
朱瑞手执三大营提督印,背后又有勋臣武将的大力支持,风头渐渐的盖过了内阁首辅张凤府。
胜利的天平似乎也一点一点的向武将们倾斜。
朝廷的舆论一点一点的利于武将们,当然这其中包含了武将们被压制了一百多年的怨气,这股怨气一旦释放出来,立即变成了滔天大火。
这场架吵了三天之后,朱皇帝终于出面了表态了,派遣一支亲信团亲自赶陕西彻底调查陕西的事情。
虽然他表面上不偏不倚,但是这支亲信团以勋臣为多,勋臣那可都是武将们的后盾。
文臣们登时不乐意了,搁在以往他们早跟皇帝扛上了,可是现在不同于以往,武将们崛起了,朝廷中已经有了新的山头,不再是文臣们的一言堂了。
所以这些人纵然不乐意,但也法子,只得强自接受。
这些年来,文臣还是第一次在团结一致的时候吃瘪。
事不宜迟,亲信团立即奔赴陕西,调查李忠有和马麟的立场问题。
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亲信团还没有赶到陕西,事情已经结束了,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当然这只是后话,暂且不提。
目光再次转回陕西,无论是咸阳还是西安,战火都无情的收割着生命,双方没有任何退路,只得咬牙坚持着,他们知道谁退后一步,等待他们的就会是败亡的命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