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三思李忠有(2 / 2)

勾结叛军,泄漏军机?

看到这个字眼,高明顿时吃了一惊,这才明白刚才皇帝为什么会表情古怪。

李忠有在信中丝毫没有提陕西官制的腐败,而是说自己查获了一起内外勾结刺探军情团伙,他怕泄露了军情所以才请出王命,斩了相关人员,下面还有巡抚熊应征的签名。

这个李三思当真是狡猾之极,他把大明朝上上下下都给涮了。

高明咳嗽了一声,抱拳道:“张阁老收的好弟子啊!”

他也不敢小瞧这个李忠有了。

张凤府满脸苦笑,只有他知道李忠有不会背叛他的,这才一力承担这件事。

只是没有想到就连他都没有看出李忠有的手段。

其实这也怪不得李忠有,虽然他顶着张凤府弟子的光环到了陕西,但是陕西的情况让他大为火光,所以在一些问题上跟地方官也不怎么对付。

想赈灾就要有粮食,可是粮食掌控在地方政府的人手上,李忠有无奈之下抓住机会这次机会,动用王命斩了十五名官吏,做出不惜得罪张凤府也要将事情捅出去的姿态,逼迫以熊应征为代表的本地官员在粮食问题上妥协。

一旦陕西的事情捅出去,对谁都没有好处,没有办法,熊应征才答应了李忠有的苛刻条件。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熊应征这才发现李忠有在奏疏中一字未提陕西官员贪鄙之事,这才明白是上了李忠有的大当了,但是事已至此熊应征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李忠有设计的路线走下去,两个人联名上书,更加坐实了官员勾结叛贼刺探军情的事情。

李忠有是聪明人,知道陕西的事情关乎张凤府的利益,所以他不能像张凤府求援,以免老师为难。所以他才借机整出了这么一出。

请王命斩人,威逼当地官员,这样一来,粮食得到了,陕西的事情也没有摆到台面上来,皇帝和内阁又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最最重要的是张凤府的脸面,没有让自己的老师为难。

李忠有,能臣啊!

高明忍不住赞了一声,心中忽然有些羡慕起来,这张凤府究竟是走了什么运到,能够让李忠有这么死心塌地呢?

仲甫当真不容易啊!

张凤府心中感慨道,他顾忌的事情太多,以至于在陕西畏首畏脚,不敢放开手脚去做,以至于不得不使用这种近乎极端的手法。

杀了十五名文官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就算是他能够拉着熊应征在奏章在自圆其说,可是又怎么能打消皇帝心中的警惕呢?

张凤府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他当了二十年首辅,对这位皇帝的秉性也了解的差不多了,知道这位爷极为自负,喜欢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李忠有这次连他都耍了,虽然这位皇帝不说什么,但是心中已经对李忠有有了芥蒂,将来李忠有要入阁肯定是难上加难了。

想到这里,张凤府不由的叹了口气。

要不是自己的儿子卷入了陕西的事情,仲甫他肯定不会做的这么艰难。

“张阁老,你怎么说?”

朱皇帝忽然问道。

张凤府沉思了一番,坚定道:“微臣以为李忠有还是有擅断之嫌疑,规矩就是规矩,法度就是法度,这种歪风邪气不能助长。微臣维持原议。”

他这是在保护李忠有,这次李忠有戏耍了满朝文武包括皇帝,虽然他心中不高兴,但也不能责罚李忠有。

张凤府之所以提出来维持原议,就是给皇帝出一口气,希望能够让皇帝消气。

他是这么打算的,但是旁人就没这么好心了。

高明忽然道:“张阁老所言不妥,李忠有有功于朝廷有功于社稷,再者说泄漏军纪等同于叛国,李忠有手握天子剑有先斩后奏之权,再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自古有之。”

他明面上是为李忠有开脱,但是一字一句均是挑拨之言。

李忠有是张凤府的人,有机会除掉的话,高明也不会客气的。

果然皇帝的脸色闪过一阵怒容,道:“李忠有有功,朕自然得好好的赏赐一番,来人啊派人八百里加急,嘉奖李忠有跟全体官员。”

是!

王伦应了一声,缓缓的出去了。

张凤府的一颗心却缓缓的沉到了心底。

仲甫,是为师害了你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