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2 / 2)

“他来了啊!”

更衣了以后,朱皇帝伸手接过毛巾,擦了擦放到了金盆里,道:“宣他进来吧!”

王伦应了一声下去了。

不久以后,就听到一个温顺的声音响起。

“儿臣见过父皇!恭祝父皇身体安康!”

房门外跪着一个锦服素色的男子,年纪约莫三十五六岁,眉眼间依稀有朱皇帝的影子。

“平身!”

朱皇帝坐回了宝座,淡淡的说道。

太子这才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走进了房间。

皇家无亲情!

即便是父子,也要先以君臣论处。

不得皇帝的允许,太子也不能随意的进来。

父子二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当下聊了几句,朱皇帝忽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

太子急忙道:“在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朱皇帝点了点头,温和道:“平素没事多读些法家之作,如韩非子,管子,少看那些儒典。为君者定要外儒内法,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太子唯唯诺诺,他知道父皇不喜欢儒家,这才说读了资治通鉴,若是说了其他的典籍,恐怕又会受到训斥。

“父皇,儿臣听说陕西出了内乱,您已经派浙直总督李忠有和忠勇伯马麟进陕了?”

他小心翼翼的问道。

朱皇帝斜睨了他一眼,缓缓的点了点头。

太子未来是要接位的,朱皇帝也有意的锤炼他一番,所以朝政什么的都要求他来参与,时不时的还来考教一番。

“杨贵第出师不利,父皇这个时候调派二人入潼关是是不是想让他们二人代替杨贵第?”

哦!

朱皇帝微微一笑,他调遣二人入潼关就是为了代替杨贵第,这件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不为别的因为杨贵第打仗还行,他处理不了陕西官场上错综复杂的关系。

“说下去!”

见到皇帝笑眯眯的,太子的胆子也大了起来,道:“陕西是中原的腹地,是万万不能乱的,所以一定要将**控制在潼关以内。”

他深吸了口气,道:“所以父皇才做了两手准本,一个以军事弹压为主,一个以安抚为主,这才是父皇派遣一文一武二位大臣去陕西的真正意义。”

说得好!

朱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太子能够洞悉他的目的,倒是比以前有些长进。

他还想考较一下太子,当下沉吟道:“你认为这次平叛当以谁为主?”

太子沉吟了一下,道:“李忠有坐镇江东已有数年,为人可靠,办事牢靠,也有打仗经验,更难得的是他体恤民情,是个能够做事的人。忠勇伯打仗勇猛,用兵如神,儿臣以为应当以李忠有为主,忠勇伯为辅。文武结合才能解决陕西之事。”

朱皇帝瞧了他依言,心中叹了口气,果然还是太嫩了,接着淡淡的说道:“这次朕派他们二人去,对付的不是那些饥民而是整个陕西的官场。所以这次要以忠勇伯马麟为首。”

什么?

太子身子一震,眼中闪过不可思议的神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