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七章 苏则对苏修(2 / 2)

她的愤恨之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很快就被另一个兴奋的心情所代替了。

父子相残吗?

倒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孟都忍不住又开始想,究竟父子二人谁更厉害一些吗?

这一次勋臣说动皇帝让马麟出山,在孟都的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一环。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杨贵第陕西受挫,出兵不利,其中客观的困难,也有人为的困难。如何处理好陕西的事情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

心病还要心药医,处理陕西的事情选对人很重要。

在皇帝的心中有两个人选,一个就是李忠有,一个就是马麟。

李忠有督抚江浙已经有了很多年了,江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士族聚居之地,大官如牛毛。李忠有上任之后,江浙井井有条,八星门也安居乐业,同士族乡绅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什么是能臣?

在皇帝的眼中能够稳当的牧守一方,每年能够按时的缴纳赋税钱粮,百姓们安居乐业不闹事。

这就是能臣!

李忠有在朱皇帝的眼中的能臣。

因为他是张凤府的嫡系,皇帝这才一直将他放在江浙,没有入京为官。

能臣之所以称之为能臣,那就是他们懂得变通。

陕西的事情错综复杂,想要处理好,李忠有必不可少。

但是朱皇帝也留了一手,如果李忠有处理不好的话,那么就必须换上了更强硬的人物了。

乱世当用重典籍!

这一直是马麟的座右铭。

当年南蛮暴乱,杀死官吏,占据州县。

朝廷几次征伐大军开至,南蛮开城投降,军队走后复叛,朝廷上下没有办法,只得启用马麟率领军队进军南蛮。

马麟认为先前朝廷对南蛮太过优待,而领兵的文臣又太过迂腐,南蛮投降后盖不追究,这才成为反复的隐患。

南蛮得知大兵将至,采用以前的技俩,出城投降。

马麟假意答应,晚上设宴招待群蛮,暗中埋伏刀斧手一网而擒杀。接着血洗州县南蛮村寨,兵锋所指,血流成河,一举平定叛乱。

这一番杀伐,南蛮壮年男子几乎被屠戮尽,元气大伤,从而对大明极为敬畏。

马麟也落下了马阎王的大名。南人闻马阎王之名,小儿夜不敢啼,硬生生的保持了十几年的安宁。

马麟之名响彻南方,但是回来之后却被御史弹劾滥杀无辜有损天朝威严云云。皇帝也觉得他杀伐过重,当下大笔一挥,明升实降,安排了一个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

南京锦衣卫有什么屁事?

无非是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

赫赫有名的马阎王就被放在养老院里给关起来了。

这一放就是十多年!

以至于现在的官员根本不知道马麟当初的威名。

直到陕西事发了,朱皇帝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猛将,这才大胆的启用他,虽然马麟已经是个老头子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壮,对于陕西的问题皇帝还是比较在意的。

粮食加双保险是皇帝的底牌。

但是至于这对双保险谁来挑大梁,皇帝还没有最终决定,所以这番西行也有考较二人的意思。

所以在这次权利的争夺战中,孟都决不能输,她要在入陕之前将主将的位置给争取下来。

苏则对苏修!

两大智囊的对碰!

想到这里,孟都的嘴角就会露出笑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