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六章 针锋相对(2 / 2)

但是这样一来彻底的得罪了当地的士族,他们开始动用权力在杨贵第的后勤上做动作,让他的大军吃不饱,走不远。

杨贵第没有粮食,不能救济饥民,就算是拿下了城池还是会复叛。当地的士族乡绅有粮食,但是他们想从杨贵第的手中换取灾民的土地。

但是土地是灾民的命根子,杨贵第害怕引起民愤,所以屯兵不动,上书朝廷请求支援粮饷。

所以陕西之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李忠有这次要面对的不仅是数十万的饥民,还有贪婪道骨子里的地方士族。

怎么办?

关中之地历史上就是盛产名门望族的地方,虽然进几百年来比不上祖上的风光,但是在大明朝还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

杨贵第这个川陕总督被弹劾就可见一斑。

左手边是饥民,右手边是陕西的士族,李忠有顿时有些彷徨了,身为文臣的他知道这些士族的势力有多么的大,在朝廷的有多么错综复杂的影响了。

杨贵第就是因为触犯了他们的利益,这才师出无功,不得不向朝廷求援。

殊不知他的行为在皇帝的眼中成为了无能的代名词,所以皇帝一边征集粮食西进,一边调李忠有和马麟入陕。

陕西是中原的腹地,朱皇帝做了两手准备,一定要将**消弭在整个陕西的境内。

而李忠有和马麟就是他手中的两张牌。

皇帝的打算,李忠有和马麟都很清楚,二人这一次入陕,明着是押运粮草,暗地了是为替换杨贵第做准备,同时也有考较二人意思。

天无二日,帮无二主,二人终究会是竞争对手,这一路或许就是分出胜负的时候。

权力之争,不容退缩,李忠有冷笑道:“马伯爷此言差矣,在本官的眼中,大明朝只有皇帝和臣子。”

是吗?

马麟眼中闪过一阵精光道:“但愿如此!”

说着带着人离开了。

杭州镇守太监马明宇急忙跟了上去,马麟一行在杭州的事宜都由他来安排。

随着马麟等人的离开,两大主官的交锋告一段落了。

李忠有长叹了一声,道:“问川,看来此行变数极大啊!”

苏修没有出声,只是呆呆的望着苏则的背影出神。

刚才看到苏则的时候,他的心中满怀兴奋的感觉,父子二人居然能够在一起工作,还是有机会沟通的,可是随着二位主官的冲突,他这才悲哀的发现。

二人居然还是要站在对立的一面上了。

造化弄人!

苏修心中忽然生出了一股无奈的感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