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成为锦衣卫(2 / 2)

他不明白,其他的人可是看得清楚。

锦衣卫就是一个杯具,因为它就是替皇帝拉仇恨的,仇恨拉得差不多了,咔嚓一声,也就没有以后了。

蒋瓛死了以后,锦衣卫消停了一阵,又被起复了。

朱棣造反出身,抢了侄子的皇位,有些心虚,看群臣都是带着有色眼镜。

这些老小子,该不会在背地里骂我吧。

不行,得闹清楚,不闹清楚晚上睡不着觉。

于是乎锦衣卫又重出江湖,换上了一个山东秀才纪纲。

这人比较彪,也比较忠心,丝毫没有吸取蒋瓛的教训,把群臣往死里整啊。

把堂堂解大才子放在雪地里活活的冻死。

一下子又成为了众矢之的。

仇恨拉得差不多了,朱棣也学了他老子那一手,咔嚓,一声也没了。

更可笑的是还给他安上了一个造反的罪名。

纪纲将满朝文武都得罪遍了,职能依靠皇帝的宠信过日子。

造反,不就连皇帝的大腿都没得抱了。

天下文人可造反,独纪纲不会造反。

他的一切来源于皇帝,他造反能干什么?群臣会支持吗?天下百姓会支持吗?

所以蒋瓛、纪纲都是皇帝权术的牺牲品。

纪纲死了以后,继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吸取了教训,他们也不傻,对待皇帝不能太忠,对待群臣不能太狠,于是乎两面和稀泥。

接收到了锦衣卫的好意,文臣们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好我好大家好,也就不再那么排斥锦衣卫了。

锦衣卫历史上几个好人,大部分都是跟文臣关系不错的。

比如陆炳、袁彬、骆思恭、刘守有等等。

这帮人当差的时候,将相和,双方几乎没有多大的冲突。

其乐融融!

没了监视、没了争斗,大家爽了,可是皇帝不爽了。

皇帝开始对锦衣卫有怨言了。

卧槽,不咬人的狗,老子养你们干什么?

作为皇帝来说,他们不怕锦衣卫权势大,因为锦衣卫的特殊位置,只要他们一纸圣旨就能剥夺他们的一切。

皇帝最害怕的就是锦衣卫跟文臣穿一条裤子。

这样一来,皇帝就会被彻底的架空。

于是乎另一个重要的势力登场了。

皇帝把目光放在了太监们的身上,设立东西厂监视锦衣卫,凌驾在锦衣卫之上。

太监们下面没有,没有可能跟群臣尿到一壶去,再说他们也没有后代,没有长远的打算,皇帝使用起来也放心。

你连儿子都没有,荣华富贵一世而已,又传不下去,所以皇帝压根不担心太监们有什么异心,甚至将权力放心的交给他们。

厂卫厂卫,两厂在前,锦衣卫在后。

在大明朝余下的时光里,锦衣卫扮演一个太监帮凶的角色。

得罪人的活让这帮没有卵子的太监抢去了,他们也乐得这样清闲,反正到最后清算也清算不到他们的头上。

明朝中后期,太监顶替了锦衣卫成为了皇帝杀人的利刃,锦衣卫退居二线了。不过仍旧有不小的权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