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姒姬(1 / 1)

锅吗?”

“杂家倒想问问阁老,陛下如今算那副样子?”

……

两人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拔越高,若非刘士桢自觉根本打不过这位大内第一高手,动手只会自取其辱,怕是早就操起手中玉笏盖过去了。

“好了。”御阶上,垂帘后的太后淡淡叫停。

魏无忌马上闭口不言,刘士桢发泄得差不多,也不再说话。

“陛下这两年确实长进不多。”太后盖棺定论道。

这世上敢这么说,能这么说大月天子的也只有这位太后了。

“这些年操劳国事,哀家对他也是疏于管教了。”太后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向御阶下唯一坐着的首辅赵亭蕃道:“赵老桃李天下,育人有方,可有见教?”

“太后盛赞,臣愧不敢当。”赵亭蕃悠然起身。

退回队列的刘士桢暗自不屑:“倚老卖老!”

只听赵首辅缓缓道:“依老臣愚见,这世间男儿,不论富贵平贱,贤愚不孝都有三次蜕变,娶妻,生子和生死。”

“陛下自幼体弱,帝师箴言舞象守阳,如今十而有七。虽然还要过两年,但封后之事已经可以提上日程慢慢准备了,如此也让陛下心中有了念想,想必行事也会稳重些。”

“首辅真乃是老成之言!”百官纷纷赞成。

“朝有宿老,如有一宝。”帘后的太后点头赞道。

得了太后和百官肯定的赵首辅坐回椅上,自得的看了次辅一眼,暗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国师诚不欺我!

次辅和内相争了大半天,嘴都吵歪了,而自己一句话便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境界高判立下。

“众位爱卿,可有哪些大家闺秀推荐?”太后热切问道。

御阶下一时鸦雀无声。封后乃是一件大事,而且是件好事。可这事提得太突然了,百官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

“吴爱卿,你是礼部堂官,又是陛下大婚的礼官,你可有适合人选?”太后问道。

一直藏在人群中的礼部尚书吴褚言缓缓出列。作为礼部尚书,皇上封后的事情他可一直记着呢,这可是捞功的最好机会。

便见他早有准备道:“臣荐有三。”

“吴尚书用心了,说来听听。”太后满意点头。

吴褚言大受鼓舞,先对着左首躬身道:“齐国公有孙女,贤良淑德,秀外慧中。”

众人点头,并不意外。小月界外戚干政的例子不少,但很由于圣地大派的存在,很少造成雀占鸠巢的情况。因此大月国皇室并不介意联姻。

如果说像个隐形人一样的唐国公是如今大月实权第一,那么齐国公则是大月国师之下,勋贵中资历最大的那个。袭爵四世,提督京营,对皇室忠心耿耿,绝对是联姻的上佳之

选。

站在武班之首的齐国公目不斜视,不置可否。

接着吴尚书又道:“国子监祭酒有女,知书达理,蕙心兰质。”

百官纷纷点头。国子监祭酒蔺孝如之女乃是誉满上京的才女,而且书香门第,大家闺秀,若是入宫,对规束陛下多有裨益。

有珠玉在前,文班中的蔺祭酒也是目不斜视,不作辩答。

“最后一个么。”吴尚书犹豫了下,还是抱着玉笏道:“灵龟山山主之女,抱瑜握瑾,澧兰沅芷。”

这时气氛欢洽的太和殿内落针可闻,一片肃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