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1)

腊月二十闺女往娘家送年礼过后,再过十来天就过大年了。

村里给知青盖的房子也落成了,姜远山和老支书带着村干部里外转了一圈儿都挺满意的,只等着早晚各用火把烘一烘,去一去房子的寒气,等到来年三月城里的知青来了,也就能住了。

大家都点头道好。

村子里的活计忙完了,公社里也不咋开会了。

老姜家一家人就开始准备过大年。

前头在部队的姜三在部队里寄回信来,道今年能回家过年,就是回来的时间有些晚,要到年二十八才能到家。

这封信让一家人开心不已。

尤其是吴凤娘仨,更是欢喜坏了。

姜远江一年到头在部队里,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有时候赶上部队有任务,过年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情。

眼瞅着如今都腊月二十五了,算着还有三天丈夫就要归家了。

吴凤自然是牵肠挂肚,又羞于在家人面前表达出来,是以白天干活儿的时候就经常走神儿。

二丫三丫小姐俩虽然也高兴,但是对于小姐俩来说,也早习惯了父亲常年不在家,小姐俩每天跟着黑娃儿几个在山上打野枣儿掏鸟蛋,乐得颠颠儿的,也只有到了晚上,才会想起了她们还有个快要回来的亲爹。

姜三:“........”

这不,今个儿一早大家都换上耐脏的衣裳,拿着扫把,鸡毛掸子里里外外大扫除。

陈秀英把小扫把绑在一个长杆上,用毛巾裹着脸,动作麻利地清扫房间。

她把屋里屋顶的灰尘和墙角的蜘蛛网扫下,吴凤跟着把落下的灰尘啥的,连带着犄角旮旯清扫干净。

许春秀大着肚子不能下腰,干脆带着几个小的,打湿了抹布把家里的桌椅板凳擦拭干净。

男人们也不能闲着,要把家里的牲畜棚,鸡窝啥的重新加固一边,各屋的窗户纸也要换了,换成耐冻顶凤的毡油布箍着挡风,窗台也要擦的干干净净的,院子也要打扫的清爽,鸡窝也得拾掇拾掇,用沈荷的话说,家里过年了,公鸡母鸡也愿意干净。

至于老太太,她自然不会坐在炕上悠闲。

沈老太是村里剪窗花的高手,沈荷也会剪,把家中去年留下的高粱红纸掏出来,一把老式剪刀,把一整张大的红纸裁成若干份一样大的长方块,老太太操在手里,折叠裁剪,没一会儿就裁剪出了各种样式新颖且吉祥如意的窗花。

像是年年有鱼啦,富贵吉祥啦,红彤彤的大福字啦,红红的窗花贴在窗户上,红白相印,阳光透过来,屋里屋外的,红艳艳的,看着就敞亮。

黑娃儿几个擦干净了窗户,跑进堂屋找奶奶,一看到窗户上红艳艳的窗花,都惊呆了。

“哇,好漂亮!”

“大福字!”

“还有鱼呢!”

“奶,你太棒啦!”

“奶奶棒棒哒!”

几个小娃儿对着沈荷狂吹彩虹屁,接着就跟开始撒娇卖乖,要奶奶给剪个小老虎小狮子小兔子啥的。

这些老太太可不会剪。

奈何架不住几个小娃儿软绵绵的小奶音。

沈荷刚开始还能坚持,后来就受不了啦,点了点几个小娃儿的小鼻子,笑道,“你们几个小皮猴啊。”

然后老太太就开始琢磨着剪小皮猴们要求的小动物,黑娃儿几个眨巴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突然来了兴趣,也踢了小鞋子爬上炕,要跟着奶奶一起玩。

沈荷欣然同意,同意归同意,但是她还是给小孙孙们提了要求,不能随便拿着剪刀玩,只能剪窗花。

几个小家伙点头,沈荷就从针线笸箩里拿出几把小剪子,把大红纸一折好几叠。

几个孩子便开始随便乱剪一通,高粱红纸的纸屑落了不少。

沈荷也不说什么,就这么笑眯眯在旁边看。

等几个小娃儿剪完了,小胖手把红纸抖开一眼,嗨,还真有那么个样子,虽说是四不像吧,但是看着还挺有抽象派大师的韵味儿。

于是,沈荷挨个儿把凑上来求表扬的小娃儿夸赞了一遍。

把几个小家伙喜的啊,当天晚上就表示要把自个儿剪的小窗花贴在屋里的窗户上!

家里当爹妈的听见了,仔细瞅了瞅孩子们剪的这窗花,不由得抽了抽。

这剪的是啥玩意啊?

驴子不像驴子,兔子不像兔子的。

算了,老娘都发话了,孩子愿意贴就贴吧。

大过年的,也不用太苛刻。

这天老姜家一家人一起干活,把家里拾掇的窗明几净,连院子里的鸡窝都清扫了一遍。

家里干净了,人心里就明亮。

腊月二十六磨豆腐,腊月二十七下粉条,家里的杂事儿忙活完了。

姜大背上背篓带着姜二和姜四,哥仨去了后山沟子。

去后山沟子干啥啊,当然是给老娘抓野鸡去了。

家里养的鸡,老太太舍不得吃。

那他们兄弟几个就去山沟子给娘抓野鸡去。

前头老姜家日子过的艰难,老姜头也带着几个儿子去后山沟子套过野鸡。

不过,后山的野鸡野惯了,飞起来快的很,就是老手带着猎犬也不一定能逮到。

别说,许多年没下过手的姜大兄弟仨了。

隔壁二大爷家就养了条猎犬。

姜二提着一瓶子酒又去了趟二大爷家,回来的时候手里就牵着条油光水亮的大黑狗。

“这是二大爷家的大黑?养的可真好。”

姜四摸摸大黑狗的脑袋,一脸羡慕。

姜大点头。

大黑可通灵性,平时没少帮二大爷家抓兔子野鸡啥的。

有了大黑在,姜大哥仨信心倍增。

哥仨背着背篓上了后山,冬日后山干冷干冷的,草窝子一片一片的。

兄弟几个蹲在草窝子后头,下了套,又撒了把黍米,喔喔喔学着野鸡叫。

叫了老半天,连个鸡毛都没有。

姜四泄气了。

姜大和姜二却还是蹲在地上,契而不舍地喔喔叫,大黑竖着耳朵趴在地上,一双黑溜溜眼睛直直盯着前方。

突然,前面不远的草窝子里有了动静。

一只灰褐色野鸡从草窝子里探出脑袋来,紧接着两只,三只.......

姜大兄弟仨登时兴奋起来,嚯嚯,他们运气可真不赖,足足碰上了五六只肥野鸡!

兄弟几个正高兴呢,边上的大黑猛然像道黑色闪电一样,跳了起来,朝野鸡群飞奔而去。

野鸡群四下飞跑。

姜大兄弟仨呼哧呼哧跟在后面。

“大黑,上!”

姜四攥着拳头大喊。

“大黑,你屁股后头!”

姜二也叫。

姜大也跟着加油。

仨人一狗在草窝子里乱喊乱窜,没一会儿,就找不到大黑和鸡窝群的踪迹了。

“大黑呢?”

“不知道啊,刚才还在前头呢?”

“别急,咱们再找找。”

姜大几个挥舞着木棍在草窝子里敲敲打打。

突然,远处传来大黑的汪汪声。

兄弟仨赶紧撒丫子跑。

大黑站在一处草窝子前,草窝子里躺着两只被咬伤,还在流血的野鸡,脚下还有一只喔喔喔叫的瑟瑟发抖的野鸡。

“我的天,大黑你可太厉害了!”

“居然逮住了三只野鸡!”

姜大仨惊喜连连,忙把三只野鸡用绳子捆结实了,塞进竹篓里。

大黑得了夸赞,尾巴摇的跟螺旋桨一样。

因着大黑是今个儿的大功臣。

姜家兄弟仨把三只肥野鸡背回家。

一家人又惊又喜。

孩子们围着哇哇叫。

孩子们孝顺,沈荷心里熨贴,脸上的笑意止不住,“都是好孩子,娘有你们知足呢。”

姜大兄弟仨就嘿嘿傻乐。

姜二把大黑带回家,奢侈的喂了一顿棒子面。

大黑吃的肚子颠颠的,被姜二牵着,连同今天抓来的一只肥野鸡并一瓶自家酿的小酒,送到了二大爷手上。

二大爷乐滋滋喝着小酒儿,对老伴道,“姜家小二识趣。”

姜二路上回来,正好提上耷拉着老脸的沈柳。

按道理,他得喊沈柳一声老姨。

不过,姜二一向不待见沈柳,从小就觉得这个老太太不阴不阳的,就不是啥好人!

前头老娘从河滩上摔着了,他就怀疑跟沈柳有关系。

不过,找来找去没找到证据,遂目不斜视直接走人。

正要摆摆长辈谱的沈柳:“……没家教的小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