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是不是心太大了(2 / 2)

诸葛亮这话顿时让那些百姓们踏实了不少,想想也是这个理,宛城如此富庶,人口又稠密,可以说的上荆州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哪个人当这荆州牧,恐怕都舍不得丢弃。

诸葛亮看了潘濬一眼,见他没什么表示,继续加了一句,“当然啦,这件事能够和和气气的解决,最好不过了。这也是我此去的目的。”

说完之后,诸葛亮也不耽误功夫,留下议论纷纷的众人,就和潘濬、庞季一起往城门那儿走。

诸葛亮相信,有自己放出求和的风,稍后只要让张济那边稍微配合点,穰县的地价一定会出现不小的反弹。

有了这一波的巨大收益,等到张济身死,地价崩盘的时候,诸葛家才有足够的资本杀进去血拼。

一行三人很快来到了北边的城楼上。

潘濬指着远处遥遥一指,“你瞧,那就是西凉兵的总营,他们的头领一定是在那边。”

诸葛亮扶着城墙垛口,向外张望去。

就见城下早已经混乱的不成样子。

这个时代的城池并不大,东汉的最大城池,都城洛阳,总共才南北九里,东西六里。这里面有个讲究,因为六和九这两个数字,代表了坤卦和乾卦,六九之城就代表了乾坤一统。

穰县比起洛阳来,差了好几个档次,总共才南北五里,东西三里。

原本这样的城池规模,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但是具体到穰县,就又有不同。

因为荆州的人口分布的很不均衡。

荆州的北部人口茂密,商贸融通,特别繁华。

荆州的南部则摸鱼摘果,攀岩走壁,十分原生态。

北部繁华的代表就是宛城。

在现在这个时代,只有三座巨城尚未遭到战火摧毁,仍旧屹立世间。

一个是邺城!一个是CD!一个是宛城!

这三大巨城,一个在黄河以北,被紧张的政治形势所局限,一个围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能自娱自乐。

只有宛城沟通四方,交汇财富,堪称汉末之冠。

那作为紧邻宛城的穰县,经济社会地位可想而知!

单凭这小小的城池,显然负担不起这么多的城市人口。

于是紧邻着穰县的城墙,在外面又慢慢聚集起了厚达数里的一大片生活区。

生活富裕,拥有大量财产的豪强士大夫居住在城池里,为他们服务的丁壮、仆役、商人,以及附属他们的支族,亲属就居住在紧贴着城墙的这一片聚集区。

平日里的商业交流,也大多是发生在这一块地带。

每日里铜钱滚滚流淌,繁荣活跃着整个城区。

这些集聚区里紧邻的人家,就自发的把院墙相连,形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防守圈子。

虽说不怎么严密,围墙也很低矮,倒也聊胜于无。

这会儿,穰县外的聚集区里,已经塞满了从各处村寨逃来的百姓。

有些紧张的组织起来,准备保卫家园;有些整理着行李,想要逃向别处;还有些老人敲打着城门,苦苦哀求着想要把哭闹的孩子放进城去,更甚至还有一些强横的游侠儿结伙烧杀抢掠……

就在这些围子外面,西凉兵正纵横来去,赶杀着来不及躲起来的人们。

潘濬顺着诸葛亮的目光扫去,在旁幽幽一叹,“哎,这些人的死活,就全看你们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