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遭遇车祸还不到一年,柏玲就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最严重地摧残和伤害。这段耻辱不光是不能与人言,又恐怕人知道,一个小姑娘受到的这种耻辱,天天燃烧着仇恨的怒火,她只能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底。
受到伤害的柏玲,一夜之间就好象长大了许多。看到母亲那冷淡的目光,毫不关心的表情,她的心象被又捅上一刀。人们都说伟大的母亲,母爱天下第一。她的母亲为什么是这样的寒凉?她更加怀念自己的父亲。
柏玲辍学务农,这是生活所迫,没有办法的办法。民以食为天,生存是第一本能,没有饭吃一切都等于零。开始学务农的柏玲,并没有放弃读书。她懂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柏玲开始根据自己的需要读书,急用先读,学用结合。
古语说穷秀才富举人。柏家家谱上,曾不止一次地出过秀才,但却没有一个富举人。不是他们考取功名失败,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去考。他们才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家族,家里当然也会有不少藏书。对于四书五经之类的书,柏玲读着感到很吃力。
村中有个关老师,被人称作书香世家。柏玲曾听父亲说过,关家藏书颇多。因为书,柏、关两家族人,情感走得很近。 在读书上遇到问题的柏玲开始求援了。
柏玲找到关老师,表达了读书的渴望,请教读四书五经的方法。这位关老师对柏家的后人格外开恩。他向柏玲展示自己的了藏书:中国古典、世界名著、现代小说、诗词歌曲……让柏玲大开眼界。
关老师告诉她读书的方法,并送给她一部现代词典。柏玲爱不释手,她知道,身边多了一个随时可以请教的老师。
柏玲每次都把借来的书包上书皮,读书时小心翼翼。不懂的问题还要记下来,还书时向关老师请教。
柏玲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睡觉前,一定要读点书。她给自己订了读书计划,离开了学校并不能离开读书,年龄在增长,知识也要增多。柏玲并没意识到,她的读书精神,大大地鼓舞了两个弟弟的学风,成为两个弟弟的学习榜样。
柏玲珍惜书的行为,也让这位关老师很感动。这不是装出来的,这是读书好家风的传承。柏玲请教读书中所遇到的问题,又让关老师感慨:“柏家就是柏家,有文化和没文化就是不一样。柏家的孩子就是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柏家女子不让须眉,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关老师从心底发出感叹。
原来,关老师无意中搞了一个调查,发现柏玲所翻阅过的书,比好多老师还要多。
书,让柏玲开阔了眼界;书,让柏玲博大了胸怀;书,也让柏玲迅速成长成熟;书,也让旁人抬高了柏玲的身价。人们仿佛都忘记了她还是个小-女-孩。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