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老娘气极了把真话说了出来,白老二这才知道,老娘照顾的这些日子,自己闺女竟然连米汤都没得喝,只喝清水,这不是要活活饿死自己闺女吗?咋有这么狠心的奶奶?白老二下了狠心,闹得天翻地覆,不论老爹老娘怎么打骂也不低头,就一句话要分家。村里有些德高望重、有话语权的老人也是看不过去,就主持给白老二分了家。
最后一家三口,抱着自己的衣服,两床被子,两只碗,两只盘子,两双筷子,一把锄头,一袋掺了糠皮的糙面,几乎净身出户的,开始了小家的生活。
当然这些都是小姑娘听的村里的闲话,过年过节奶奶和大娘、小婶骂骂咧咧,和姥爷、姥姥以及自家爹娘的话,拼凑出来的。白玉想原来世上真有书上写的这样的极品人物。恶婆婆、有小心思小气妯娌什么的,不是话本里才有的。真有意思。
分家之后,白老二不得不带着老婆,抱着三个月的小闺女,去了老婆娘家暂住。小姑娘姥爷姥姥离下林村挺远的,步行得走半天。看着形销骨立的女儿,几乎要死的外孙女,姥姥哭的肝肠寸断,立刻把外孙女抱怀里,把两口子迎进屋。但是姥姥姥爷家里条件很一般,小姑娘母亲两个哥哥,三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家里孩子多,从小姑娘母亲小时候起,家里条件都没好过。
小儿子二十了,还因为没钱,说不了婚事,所以姥爷姥姥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贴补点粮食。白老二下了大力气,四处找活做,跟玩的好的朋友借了些钱,赊欠了些材料费,建了现在的白家小院。在姥爷家借住了五个月,一家三口,就入住了新房子。
两口子都不是懒人,勤快肯干,家里一年比一年好。分了家,除了给养老钱,老屋那边也不能过多盘剥,小家日子很快就红火起来。小姑娘也就健康快乐的成长了起来,因为两夫妻一直以为这就是自己唯一的孩子,所以把女儿宠爱的天真不知事。哪怕姑娘十岁上,白家再得了一子,夫妻俩也没忽略了闺女,依然疼宠有加。
这也就导致了夫妻俩出事的时候,小姑娘完全没了主意。老屋那边更是漠不关心,姥爷姥姥、舅舅、姨妈那边倒是都想把孩子带回去,可是爷爷奶奶那边坚决不同意,说白家的孩子不许带去儿媳妇娘家养,要是带去了,这会让人戳白家的脊梁骨,白家的孩子白家自会照顾云云。姥爷家人只好回去,每个月派不同的人来看看俩孩子。但是爷奶这边,等姥爷家里人都走了之后,却完全不管了。
跟白老二很好的兄弟陈二虎和他老婆王菜花因为在同村,经常来看看两孩子,王菜花有次帮忙打扫的时候跟自己当家的嘀咕,说小姑娘爷爷奶奶留下两孩子,怕是为了这院子。怕孩子姥家养了孩子,以后房子就归姥家那边了。现在把孩子留在下林村,又任由两孩子自生自灭,肯定是想把两孩子磋磨死,好白得了白老二这套院子。
小姑娘当时听了也就听了,完全没往心里去。但是白玉想了想,真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不然本来就是当做没有这家人的,为什么突然要留下两孩子在周围碍眼。况且小姑娘得了姥爷那边亲戚送过来的粮食,白家老太婆总是像专门盯着这边一样,送过来就知道,摸着黑闯进小院就把粮食搬一半走,怕全部拿走了小姑娘就豁出去嚷的全村人都知道。小姑娘从小就害怕奶奶,也不敢跟人说,只自己默默忍着,用剩下的粮食养活弟弟和自己,要不然靠着姥爷和村里陈二叔的接济,也不至于要刚开春就饿的上山找什么劳什子野菜被黑熊给害了性命。白玉看着小姑娘这些拼凑起来的事,第一次直面了人性这个词。其他的上学、玩耍、交朋友的日常生活,都是小姑娘的小事情,跟在这里生存下去,没什么太大联系。白玉也就没有细究下去。
看了这些,白玉心里有安全感多了,但是也不能完全放松下来,只好开始闭目修行了,想着灵气在体内运转几个大周天,天也就差不多要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