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失踪在千米高空(1 / 2)

孤军 唐小豪 1648 字 2022-07-17

侯万开始讨价还价,他已经丧失了主动权,而且最可悲的是,从始到终,他就没有掌握过主动权。既然河洛已经点破了他的身份,他也没有必要再继续演下去了。

河洛的声音听起来依然那么阴森:“我没有什么条件,一切照旧便可。”

侯万决定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谈眼下的任务,毕竟河洛的话也表示该话题不再继续,对其他孤军而言,他依然是那个侯部长。

侯万问:“我们的任务依然是抓捕异兽,完成之后再利用刑术等人接近尘埃?”

河洛道:“眼下需要你们去周旋,只能靠你们的随机应变才能救下初夏和殷宛梦。”

侯万一愣,随即问:“初夏和殷宛梦出什么事了?她们没有回到华人城报道吗?”

河洛道:“她们两人失踪了,你不要激动,我必须跟你说清楚,这件事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侯万问:“怎么失踪的?她们不是已经上了飞机吗?”

河洛道:“问题就出在这里,她们是在飞机上失踪的。”

此时的河洛正站在华人城开泰国际机场的机库之中,机库已经被封锁了,里外都是PW的干员。而他的跟前就停着那架出事的航班号为TW8677的空客A330航班。

巨大的机体外围摆放着仪器,仪器前站着正在操纵小型无人机的干员,干员利用无人机对机体外拍摄和扫描,10架无人机正有序地依次扫描着飞机外部的每一个部分。

侯万没想到的是,此时此刻的河洛已经利用千颜变成了他的模样,正在指挥着干员对这架大型客机进行着勘查。

河洛顺着客梯走进机舱内,径直走到经济舱中,随后道:“按照登机牌的显示,初夏和殷宛梦分别坐在F37和H37的位置,和她们一同失踪的还有紧挨着的E37的乘客。”

侯万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河洛道:“按照空乘以及临近乘客的笔录,航班从哈市起飞,到达经停地期间,没有任何异常,初夏和殷宛梦连厕所都没去,只是从空乘那里要了两杯水,经停之后两人下机,半小时后再次登机,而从经停地到达华人城则需要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中两人曾经上过厕所,都回来过,不过在航班即将到达华人城的一个小时,殷宛梦再次去了洗手间,但她没回来,随后初夏也去了洗手间,也没回来,两人就这么失踪了。”

侯万无比疑惑:“她们在空中,在航班里怎么会失踪呢?”

河洛环视着机舱内:“这也是我的疑惑,为什么会失踪呢?因为整艘航班都在我的监视之下,飞机上甚至有我们的人,而且不止一个,他们都可以证明两人先后去了洗手间,随后失踪。”

侯万道:“你刚才说还有一个邻座的乘客也失踪了,那是怎么回事?”

河洛看着临近的E37的座位:“邻座E37的乘客名叫张海波,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男性的名字,我们查过,他的身份资料不是伪造的,的确有这么一个人,也住在华人城,此人在一个月前回中国探亲,与初夏、殷宛梦返回的当天也订了机票回华人城,我也按照程序询问了中国方面,中国方面在安检的资料显示,此人的证件等都没有任何问题,可怪就怪在这里,在飞机快抵达华人城前的一个小时,殷宛梦首先去上洗手间,紧接着去的是张海波,当时空乘正在忙着给机舱内的人倒饮料,而我们的人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没多久,初夏又前往了洗手间,似乎是发现殷宛梦没回来,所以去查看……”

至此三个人再也没有回到座位上,同在一架飞机上的PW干员觉得有问题,立即去洗手间查看,在他走到洗手间将门打开之后,发现洗手间内空无一人。

侯万立即问:“当时你派到机上的干员有几个?”

河洛道:“四个,都是外勤干员,专门负责监视和跟踪的,发现事情不对之后,他们迅速告知了我这件事,我立即协调机场塔台方面,让飞机落地之后直接进入机库,并且将机库封锁,逐一盘查机上的每一名乘客,同时搜查飞机,已经三天了,这三天内,乘客被我们翻来覆去查了好几遍,没有任何问题,飞机也快被我们拆开了,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我们甚至动用了扫描装置,我可以断定,初夏、殷宛梦和张海波三人绝对没有藏在飞机上。”

三个大活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侯万满脑子都是问号,他甚至提出了一个荒谬的假设:“会不会是她们跳下飞机了?”

河洛笑了:“她们有这个必要吗?在没有发生任何恶劣情况的前提下,为什么要冒险跳下飞机,再说了,民航的飞机上没有配备降落伞,也不具备跳伞的条件,机舱都是封闭式的,几个舱门都没有被打开过,就算是她们有那个能力将飞机凿个洞,飞机也会报警。”

侯万在心里分析着,这件事是不是河洛在作秀?实际上是他抓的初夏和殷宛梦,可如果那样做,他要买通飞机上所有乘客和空乘,执行任务的关键在于,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么做就是犯了大忌。

河洛走进飞机上的洗手间,看着其中的环境:“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是我做的,我没必要绕这么大的圈子,你们安心执行任务,这件事我来亲自调查。”

侯万立即问:“那你觉得,会是谁做的?”

河洛道:“不知道。”

侯万猜测:“517?”

河洛道:“不可能。要知道,那是国家组织,任何一个国家组织如果具备这种能力,世界格局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