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自私自利的想法(1 / 1)

“不错,我们家,最缺的就是资金,但,这是可以解决的。”

陈大器缓缓道。

“怎么解决?”

“爸,一定要合理合法,咱们走正道。”

陈辰提醒道。

有些事情,那是不能做的,会是一辈子的污点。

赚钱嘛,未来路子多的是,陈辰他有大把的手段和法子让全家富裕起来。

“放心,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国家有政策,会扶持乡镇民企,我会注册一家企业,再去申请贷款,进行运作。”陈大器道。

“好,爸,那这事我就不管了。”陈辰道。

“要你管什么?你要做的是好好念书,你考上同乐一中,才是最重要的!”

陈大器瞥了一眼。

“明白了。”

陈辰有种心安的感觉。

家里事不需要他操心,他就可以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面。

“过几天,等周末的时候,我们要抽空回趟老家。”

陈大器道。

“回老家做什么?”陈辰问道。

“你爷爷,身体不大好,我们回去看看他。”

陈大器叹了口气,这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陈辰想起来,按照上一次的人生来看,爷爷的寿命大概只有两年多了。

现在正是进入了疾病缠身的时候,慢慢的,这些慢性病,会将身体的生命力一步步的耗尽,直到油尽灯枯。

“好,那就回老家看看。”

其实,陈辰的想法不太一样,他其实不太想回老家。

陈大器这一辈,兄弟姐妹总共有六个。

陈大器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后面,也还有一个弟弟。

当年,爷爷那一辈人,拼了命的生孩子,生出这么多子女出来,结果,也仅仅能让他们有口吃的,没有饿死罢了。

要不是家里实在穷得没钱,陈大器又怎会报考什么供销商校呢。

以陈大器当年高中的成绩和能力,他考个很好的本科大学,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因为家庭的缘故,他只能选择以高中生的身份来考中专,错过了很多机遇。

也正是因为家庭,他放弃了留在省城的机会,回到家乡的镇上来工作。

这也是以后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缘由。

要是仅仅如此,也就罢了。

更进一步的是,陈大器的兄弟姐妹,都是些势利眼,他们还觉得家里供养了陈大器读书,陈大器就欠了他们的,必须要还他们才行。

这种想法,陈辰觉得,完全是自私自利的想法。

什么叫家里供养了陈大器读书?

陈大器进入供销商校以后,所有学杂费,都是国家承担的,家里没花一分钱,甚至,以后陈大器的工资,不少都汇给家里了。

因为这些缘故,陈辰很不想回老家,就是不想跟那些人打交道。

“你爷爷操劳了一辈子,晚年该让他好好歇着了。”陈大器叹气道。

“还有叔叔伯伯他们呢,他们就近照顾不也可以吗?”

陈辰道。

他知道父亲陈大器是个大孝子,很多话,时机不到,对他说是无用的。

“他们照顾归他们照顾,我们看我们的,这一码归一码。”陈大器道。

“行,那过几天就回家。”

陈辰点头,随即沉默了,没再提这些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暑假终于正式开始了。

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已经提前请好了家教,准备在暑假来一个弯道超车。

其实,陈大器也想请家教的。

以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暑假请家教的钱,还是拿的出来的。

但,陈辰给拒绝了。

他现在还需要什么家教?

初中不是高中,他两世的阅历,超强的记忆力,完全应付的过来。

正好可以在暑期,自己好好查漏补缺,将上一次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个个的解决掉。

陈辰白天温习功课,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和赵铁军,宁成周一起去游戏厅玩儿。

赵铁军和宁成周是真去玩游戏的,陈辰则不是。

经历过后世网游,手游,3A大作的狂轰乱炸后,他哪里还能对如今这种原始普通的横版电子游戏感兴趣呢。

陈辰主要是来看魏高阳的。

这几天,魏高阳还真收敛了许多,他老老实实的做了好几天的游戏厅临时老板。

陈辰每次来,都给魏高阳带点好烟抽抽,顺便聊聊天,几天下来,就彻底熟络了。

甚至,魏高阳埋在心里的那根刺,也逐渐消融了。

实际上,魏高阳文化程度不高,本身就是个相对简单的人。

在周末来临之时,陈辰已经收拾停当。

在周六的早晨。

陈大器就带上选好的水果罐头之类的食品,望了黄海霞一眼道:“还要买点什么?”

“再去肉摊那里,买点五花肉好了,带回去炖着吃,老人家牙口不好,也吃不了别的。”

黄海霞对着镜子照,她已经换上了新衣服新裙子。

“行,那就再去买点肉。”陈大器点头。

“陈辰,这两只红包,你收着,待会你爷奶,一人给一个。”

陈大器又取出两只红包来,塞到陈辰的手里。

给生病的长辈们送红包,这也是老家农村那边的习俗了,这个就叫做冲喜。

老家距离平岭镇的镇中心,也不是太远。

骑自行车回去,大概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村子背后,有一片山峰。

都是些丘陵似的山,山不高,也不险峻,但山里面出没野猪之类,有时候还会出现黄鼠狼之类。

陈辰将红包收起,这些老一辈的规矩,他也就跟着遵从了,不想弄得太过标新立异。

一家人在路边肉摊上买好五花肉,就继续骑着自行车出发。

“明年,我要买摩托车,自行车太慢了。”陈大器忽然道。

“会不会太危险了?”

黄海霞皱眉。

摩托车的话,这阵子倒是有不少人家置办,只是听说摩托车不大安全,事故率挺高。

“稳住开慢点,没事的。”

陈大器道。

“那就明年再说。”

黄海霞决定不想那么多了。

很快,一家人就来到村口。

远远的看见一辆牛车,正从村子里慢吞吞的往外面走。

“这不是大器吗?你回来看你爹了啊。”

坐在牛车上的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大约七十岁左右的样子。

农村人干农活的,老的比脱产的人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