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工业母机的重要性(2 / 2)

比如西班牙姆托雷斯的机床,专门用来生产复合材料制造的机身。

这要用到自动铺丝机,铺带机,这玩意姆托雷斯产的就是最高级。

然后德国格林的机床用来生产涡轮燃烧室,做涡轴人家用的是自己的格里森机床。

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在业界,格里森确实齿轮领域的领导者,更有甚者还被称为曲面加工机床之王……

哪怕是没啥技术含量的起落架,人家用的都是日本三菱重工的机床。

没错,很多秋田们跪舔仰望的三菱机床,居然支配给美帝的F35用来加工起落架之类没啥技术含量的活。

正因如此,人家才口出狂言,只要有需要,人家两天就能造出一架F35…

而以前,这样的速度咱们是望尘莫及的。

但随着星火科技造出了柔细加工机床的工业母机,咱们终于是有了以点带面的突破。

因为这一层窗户纸捅破了,那接下来就简单了。

比如军方的航空制造企业,购买了他们的工业母机之后。

就用着几台机床,解决了咱们以前一直不太行的自动铺丝机的难题。

因为现代战斗机,都大量使用碳纤维,和各种复合材料来制造机身。

而这些机身,就都离不开这种自动铺丝机,和铺带机。

以前咱们的喷嘴,和拉丝都不太行,而有了工业母机,咱们就能制造出适用的零部件。

这生产效率一下就上来了。

还有就是航空发动机这一块,以前是用光洋的机床来生产。

但光洋生产的都是五轴数控机床。

五轴数控机床对于民用领域而言,基本就已经是绝对足够的顶级机床了。

但对航发这种设备而言,那只是入门级而已。

因为航发要涉及到大量的复杂曲面加工。

而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六轴,或者九轴的数控机床了。

说白了,就是加工到一个复杂去年的时候,会多出几个轴来控制工件变幻更多的角度。

如果只有五轴,那恐怕做不到那么大的角度变化。

就要在加工过程中把工件取下来,手动换个角度在撞到夹具上,在继续加工。

而这个过程可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因为在取工件下来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不能破坏工件,还要保证安装到夹具上之后。

保证受力部位相同,否则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内部应力,会和刀具产生冲突,最后导致工件出现内伤。

里面出现暗裂,这样一个工件就算废了。

而且从新固定到夹具上之后,你要好从新对刀,重新测量工件。

精度肯定没有一气呵成的高,而且整个过程也相当耗时。

这样一来,人家使用六轴或者九轴机床,可能三个小时就能搞定的工件。

结果你用五轴数控机床,就要话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良品率还比人家低。

最关键是精度,还比不过人家一气呵成加工出来的。

这样的工件装配到一起,整体公差肯定不如人家,使用过程中,油耗,和寿命,以及保养周期,都不如人家。

叠加到一起,最后结果就是你的发动机,比人家差的那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就比如毛熊的AL-31,那在咱们这已经是相当牛叉的航发了。

可这玩意寿命才3000小时,可预知对应的鹰酱的F119-PW-100型号的航发。

人家的寿命那是10000小时起步,到后来经过多次改进之后。

人家这款航发的寿命能够达到13000-15000小时……

这就是精加工不足,导致的差距。

而现在,在有了星火科技提供的第一代柔性加工机床之后,咱们在工业母机这一块的短板,终于是补足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咱们的军用飞机,是频频取得了突破。

不光是多了很多新机型,比如类似F35的F31,开始能批量生产了,而且性能也比以前有了翻倍的提升。

直升机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不光是常规用的Z20可以量产,能上高原了。

甚至咱们已经对标鹰酱的新一代直升机,也开始设计全新一代的Zx系列了。

最关键是咱们的Y20,还有J20,都能开始下饺子了。

就比如前段时间咱们的J20就突然宣布已经装备了两个中队。

这下咱们的腰杆子一下就挺直了。

这就是工业母机的重要性啊!

而这款工业母机,对于星火科技这样的企业的重要性,那就不用提了。

以前他们就是专门针对国防工业的高端国产机床。

可现在,因为有了自己的工业母机,咱们突破了很多技术关键点方面的桎梏。

光阳机床,终于是开始走向广大的民用领域了…

除了星火科技和不少国营企业,大米只能算是后来者,要说民用领域的奇瑞,那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