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两个痛点(1 / 2)

一个互联网平台,想要快速做大做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消费者的痛点,然后着手解决痛点。

这就是所谓的商业创新模式!

就比如某宝,当初就是解决了厂家和客户之间的价格不透明痛点。

他们的出现,直接打通了厂家到客户之间的渠道,打掉了中间商,所以才能迅速做大做强。

而万公子想要做这个医药平台,他选择的痛点,都很准。

其中一个是进口特效药的价格问题,把价格打下来,找其他关系户报价护航,解决国内的阻力,对他来说并不难。

无非就是利益交换而已。

而这还是不能对抗,来至同行的竞争。

他能做到这些,某宝和某多多也一样能做到,如果人家认为他是一个威胁,那么人家随时也能逐渐这样一个平台。

所以他选择了第二切入的痛点,那就是解决国内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患矛盾增多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主要医患矛盾,还是因为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病患,明明是一些小毛病,也愿意去三甲医院看病?

明明是一些本地三甲医院就能治疗的病,却非得要去京城或者蒲海,去找那里的业界专家来看病?

这里面,主要还涉及到一个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信的问题。

比如病人也知道,自己明明就是得了一些感冒,或者不是很严重的病症,比如胆囊炎,腱鞘炎之类的比感冒高一级别的病症。

以前也去过一些三乙,或者二甲医院看过。

可这些医院的医生,有的却是是水平不足,就这么一点小病,都看不明白,又或者因为本院病患人数不足,科室创收不够医院的要求,所以给病人开展过度治疗。

明明就是个小病,却要病人反复化验,打针,把病人折腾的死去活来,最后钱没少花,病还没治好。

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们,一旦有病就去三甲医院,而且还不太相信医生。

而三乙和二甲这样的医院,却因为没有足够的病人,因而医院收入不足,上级拨款不够,医生们工资只能按百分之五十来开。

医生们为了创收,最后不得不反复对病人过度医疗,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乙,二甲医院的医生下刀越狠,病人就越少。

病人越是往三甲医院集中,也让三甲医院的医生越发的疲于应付,最后不得不对很多病状比较轻的病人,应付了事。

这就会常常出现,病人们在三甲医院,排队挂号几个小时,可见到医生,最后却十几分钟就被打发出来的情况。

这样一来,时间久了,病人就会对医生产生怨念。

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那往往就会发生伤医,甚至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

这就是目前医患矛盾的主要痛点。

而万公子的这个平台选择这个痛点为切入点,这在肖锋看来就很好。

平台把那些集中在京城,蒲海的各医疗领域的顶级专家精英全都签约下来。

让他们在每个月的业余时间,在他们的网络平台上,开设网络视频问诊,同时还允许签约的普通医生来观摩学习。

这样就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专家们得到更多的学生,传道受业,获取名声。

而普通医生们,则有了机会学到专家们的技术来提升自己。

而且平台方面,也会将来问诊就医的病患进行分级。

普通的病患,就分给普通的医生,病情越严重的,才会分给等级越高的专家。

并且还会实行制定一套严格的评级打分制度,让患者给自己的医生打分。

评分高的医生就能获得更多的平台资源,比如有机会去跟业界大拿深造,获得更多的病人推荐,拿到更多的分成。

平台还会研发配套诊疗助手,提醒医生和病人,约定时间来进行回访,确认诊疗效果。

而平台在客户开发方面,主要针对的则是那些在大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生活状态下的小白领。

这些白领,一般刚刚进入社会实践不长,身家也不是很厚。

平时上班很忙,也很累,在资本大家都提倡996的情况下,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各种各样的慢性病,都开始年轻化了。

而这些小白领也不是不知道,自己该去看医生。

可他们工作的公司,病假可是很难请的。

而且他们大多也都不喜欢,医院里那种人挤人排队挂号的景象。

而这种医药平台的出现,则大大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只要下载一个APP,在问诊区简单输入自己的病症,然后会分配到一个初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