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木山村(1 / 1)

嗯!苏玉抬起眼。

听从云靖吩咐,怎会是保护她?

她满脸疑惑,却听云靖淡然的应了声。“可!”

直到陈云靖回锦阳城,苏玉领着二十多人队伍启程前往木山村,她整个人都处于懵圈中。

小心的瞥了眼骑马护在她左右的胡子安,苏玉脑子有些转不过弯。

她亲眼瞧着云靖与胡子安达成协议,明明云靖一句也未提起她,胡子安却成了她的跟班,保护她的人。

还是他主动要求,云靖还没拒绝。

也许是她的视线太明显,胡子安侧头看过来。

苏玉连忙收回视线,身体绷直,装模作样去问前面带路的青年。“还有多久能到木山村?”

“再是二十里就到木山村。”皮肤黝黑的农汉青年连声回道。

二十里,按她们骑马的脚程,再是半个时辰就到。

预估着时间,苏玉出声和领队的彭宇说,休息好了,加快行程。

彭宇立即加快速度,后方的人跟上。

“前方就是木山村。”绕过环山,即将到木山村时,马速又慢下来。

刘二郎指着前方升起袅袅青烟的地方介绍,并把周边环境也说一边。

渝州多山多水,大多村落环山而建,依山傍水,只少部分村子在平原,也是挨着官道。

木山村自是如此,前方是一条河流,河流从山间流淌出,村落就建在河边,后面不远的地方,是连绵山脉。

“木山村所用水源,皆是从这河中来。”刘二郎说道,领着他们先到河边看了看。

河水清澈,甚至能看到河底的石头,并不像被污染的样子。

而且河水是流动着,就是有传染性,也不会高。

“带我们去别处看看!”

刘二郎吆喝声,领着他们往村里去。

“阿玉!”刚进村,就遇到苏父带着两个官兵出村,瞧到女儿,他神色一变。“你怎来了?”

他不叮嘱过她吗?木山村的事交给他。

这才一日,她又眼巴巴跑来。

“爹!”苏玉跳下马,把马丢给彭宇迎上去。“我放心不下这里!”

她简短解释了句,立即问父亲。“村中情形如何?可找到伤寒传染源头?”

苏父注意力瞬间被转移,跳过教训她,回她问题。

村中情形尚好,染上伤寒人有半村,老人几乎没事,多是幼童和青年。

在河水与山间交汇处上方,有一水塘,里面水清澈甘甜,村民们偶尔会去那挑水。

但那位置危险,且还距村有段距离。近些日子天热,村民们很少会去那挑水,一月前,村里一刘姓村民在水塘边发现一死了的狼。

狼半身泡在水中,半身露在外,逐渐有了腐味。

虽然依山傍水,山中有猎物,但木山村里无人会狩猎,还得防备山中动物到村中肆虐。

因而,突然见到送上门的肉,这村民高高兴兴的拿回来,全家吃了,不止自己吃了,还分了一部分给村里亲戚。

这便是造成此次伤寒的源头。

“狼在水中浸泡,水也会传染。今儿为父已把那水塘给填了。”

苏父说着,领着他们进了村。

正是午饭时候,可只有几家燃起青烟,大多房门紧闭,瞧着像无人居住样子。

“我们到村里后,村里人知晓伤寒后恐慌,没染伤寒的人都害怕跑出村,如今村里就剩下染了伤寒的人。”

苏父说着,苏玉顺着父亲视线看向农屋。

“这样也方便,染了伤寒间的人没跑出去吧?”

苏父摇头,说没有。

他带足了药,都跑到了村中,想活命的人自不会离开。

来木山村了解,发现事态并不严重后,苏玉松了口气。

给大家一人发了个口罩,让跟来的队伍分开,把所有可疑的传染源头给根除。1212shu

路上两个时辰她已和大家说过伤寒的传播途径,如何消除灭菌。

分工明确安排下去,苏玉把所有染上伤寒的人集中,检查。

传染病在古代会流通,但不会大范围传染,便是古代山村封闭,少有与外接触。

又是农忙秋收时,两三月不出村是常态,出村到镇上那几人,是因出现染病症状,才到德宝镇去找大夫瞧病。

因此哪怕已过一月,感染的人也不多,就在村里转。

给所有人看诊后,轻症草药配方治,苏玉忍痛拿了点抗生素出来抠着用。

而重症者,抗生素不够,中药治不好,无可奈何,只有放弃。

苏玉费半天劲,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放弃重症者。却在熬药时,看到症状不严重的妇人,从老罐里掏出泡了不知多久的芥菜。

芥菜?!

苏玉眼倏地亮起,冲上去问妇人。“这芥菜泡了多久?”

刘氏被她突然的动作吓得惊住,好一会儿才结巴的回话。“三,三年。”

“我看一看。”苏玉坐过去,直接抢过她手中老罐,用筷子捞起芥菜。

时间太长,芥菜已变了颜色,变沉深色,上面还浮着些霉菌。

“有勺子吗?”苏玉问她。

刘氏懵圈的点头,同手同脚的站起来去给她找勺子。

片刻后,她拿来个木勺。苏玉迫不及待的拿到手中,舀起卤汁,卤汁极浓,卤汁上的霉菌因液体关系,一部分散到汤汁里。

“这陈年芥菜,你们村里多吗?”

刘氏观察着她表情,小心回道。“多,但泡陈年芥菜讲究的是一手艺,若泡不好,无法存放全部发霉。多数春日时候会吃完。”

苏玉又问她家有多少这陈年芥菜。

刘氏不好意思红了脸,嗫嚅着唇低声回道:“我比较爱这一口,隔上几日就会吃一些,家中就剩这一罐了。”

经常吃?!

苏玉掀眉,详细问了些情况。

刘氏一一回答。

难怪,她是最早吃狼肉的那批人,伤寒感染一月,症状却很轻。

陈年芥菜里的霉菌,类似青霉素,带有一定抗菌作用。

“你能否帮我一忙!”确认陈年芥菜有用后,苏玉立马让刘氏帮她问问村里有谁家还有陈年芥菜,并把这一味加到药材中。

陈年芥菜是一味菜,只有爱这一口的人才会用卤汁泡,手艺好的人能泡数年,芥菜味道还保存的极好。

刘氏办事稳妥,半日就把所有陈年芥菜收集来,彭宇也领着队伍回村,说所有可疑传染源头都处理好了。

现在,就剩这十几人村民。

加了陈年芥菜及卤汁的药,真起了作用。

才三日,轻症的伤寒者没在加重,重症的伤寒者逐渐稳住。

到第五日,一些人已治好,重症者开始转轻。除了有三人死去外,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几日,苏家父女俩衣不解带,隔离,配药,熬药,亲自照顾这十几人。

木山村村民对他们感激不尽,伤寒完全恢复的刘氏,梳着个普通的农妇髻,一根木簪固定住满头乌发。

身上的粗布裙缝补几回,颜色不一。却捧着条颜色鲜艳,布料柔软的裙给苏玉送来。

刘氏捧着裙子,感激的道。“木山村贫穷,大家也没好东西,只能送上这简陋的衣裙,还请苏大夫一定要收下。多谢你们救了我们全村人。”

苏玉连连摆手,表示她不缺衣裙。

这料子柔软,就是放市场里也是众人争相抢购之物,定是刘氏家中最珍贵之物,她如何能收。

看无论苏玉怎么说不收,刘氏却要她收下。

她不收,她便扬着自卑的脸,问她是否看不上此物。

苏玉还能咋说,只能收下它。

第八日,夜辰骑马来了木山村。“姑娘,南蜀使团已至,侯爷让属下来问,木山村危机解否?”

“已解。”苏玉回道,但余下的人传染性要接触,还需要些时日。

夜辰点头,递上一物。“侯爷让属下告知姑娘,此次南蜀使团领队者是南蜀吏部尚书楚瑜,令姐也一同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