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一说我倒有些印像。”顾伊久居江南,林海身为御史,消息自然灵通,“芝晴出生时寻亲的文书恰到扬州,我也看过,落款叫甄......对,甄费!我们老爷曾叫差役留心,可惜没有结果。”
“太太好记性。”顾毕氏继续道,“我家老爷早年得过主家资助,金榜题名后寻到主母报恩,机缘巧合纳了妾身为侧室,也曾寻过旧主下落,可惜天意难违,许久都没消息,我们老爷又被弹劾革职,这才——”
“既然已经尽了力,也就不必怀着愧疚了。”顾伊心想,都道琴思弦的继妻是妾室扶正,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顾毕氏点出重点:“头一回在您这儿见着小姐跟前的红鹭,我就疑心,这孩子有些故主的影子,可没十足把握,并不好妄言。”
“你的意思是——”顾伊瞪大眼,“红鹭可能是甄家走失的小姐?”
“是。”顾毕氏解释,“旧主的女儿眉心有一点胭脂记,跟府上的红鹭姑娘一模一样。”
顾伊抚掌:“这要查实了,可是大大的美事儿。”
顾毕氏赔笑:“我们老爷官卑职小,出不上大力,还得仰仗太太了。”
顾伊问道:“可知甄家娘子现在何处?”
顾毕氏回答:“旧主母本为金陵省大如州人士。”
顾伊吩咐丫鬟:“取笔墨来了。”
“大如州霍邨镇封家庄封肃。”琴思月(龙汐)放下纸条,“姑妈可是菩萨心肠。”
顾伊笑道:“本不该为这起子芥豆小事扰您的,可好歹是积功德的事儿,您要听说必然跟着高兴,我这才多嘴来求。”
“姑妈疼我,真查明白,比庙里供百斤香油都有效力。”琴思月(龙汐)取了金宝,亲自写下教令,命公主府护卫六百里加急送往姑苏,着金陵府克日督办。
朝云公主原封“朝云公主”,金陵不但是琴思月(龙汐)早年的封邑,也是其救驾发迹的“福地”,有她出马,自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了金宝、笔墨,琴思月(龙汐)问道:“姑妈可应了三老太太的媒聘?”
“这回我没讲死。”顾伊笑着说,“若红鹭真有福气,落魄乡绅的女儿也配得上顾家的旁枝。”
琴思月(龙汐)极有兴致:“等议定后我要给份大大的添妆。”
顾伊也高兴:“这份体面是常人求不了的。”
卧床半月,琴思月(龙汐)在灯节时已能下床走动,趁着天好坐在院里晒太阳。
顾葵带了顾茂放爆竹,哥儿俩乐的不行。春兰上前给主子换了手炉,因笑道:“我们爷通令阖族,按着您的作息划定了燃鞭放炮的时辰,有几个不长眼的都被二奶奶重重罚了。”
“我说呢,今年的响动少了许多。”琴思月(龙汐)唇角微翘,“哪里就这样金贵了!”
“主子,早先奴婢还觉得东府峰大爷有些着三不倒两,您这一病,奴婢倒对他刮目相看了”秋菊说的是顾峰近来为祈琴思月(龙汐)平安,跟着顾尹于内施粥济米,在外捐油赠香,亲力亲为做了许多诚心善举。
琴思月(龙汐)轻斥一声:“编排主子的话也敢说!”
秋菊假意掌嘴:“是,奴婢愈矩了。”
“这事儿往后再说。”琴思月(龙汐)想了一想吩咐道,“去把强儿叫来。”
十来天不见,顾强整个儿瘦了一圈,请安行礼时显得略微呆滞。
“魂儿丢了?”琴思月(龙汐)吩咐春兰,“给强哥儿搬把椅子来。”
“婶子”顾强犹豫了一下问道,“您也觉得我想娶灵儿是天理难容是不是。”
“自然——”琴思月(龙汐)拖长调子,“不是!”
顾强眼睛一亮:“那——”
琴思月(龙汐)看着顾葵问:“强儿啊,我嫁进神龙将军府时,你也就是葵儿这般大吧?”
顾强低了头:“是,这十来年多蒙婶子照顾。”
琴思月(龙汐)摆摆手:“我没说这个,是想凭着这些年的相处问你一句,婶子可当得起神龙将军府长房长媳的位子?”
顾强坦言:“没有比婶子更强的人了。”
琴思月(龙汐)追问:“你叔叔待我如何?”
顾强答道:“好比后汉宋弘、前宋刘庭式。”
“那如果我不是伯府嫡女、太祖曾孙呢?”琴思月(龙汐)盯住顾强,“好比是县令的女儿,他会不会娶我做妻子?”
“这——”顾强低头不语。
“别说是县令,藩台臬台的女儿他也未必瞧得上。”琴思月(龙汐)话锋一转,“可我能为这种不着边的事儿给他脸子看吗?当然不能,因为换个立场,他没有国公长孙的身份我也不会委身下嫁。”
顾强苦笑道:“婶子,其实有些事儿我也明白,真娶灵儿为妻,即便族里相容,她在日后也未必担得起人后非议,就是侄儿——天长时久,哪里起得了永不变心的毒誓?”
“你既想的透彻,我也无需赘言。”琴思月(龙汐)扶着春兰站起身,“我先帮你照管一段时日,等今年乡试过了,咱们从长计较。”
顾强一面起身一面忍不住问:“婶子,侄儿上榜如何,落榜又如何?”
琴思月(龙汐)淡淡地说:“你若上榜后并未改变主意,我自要多信你三分;如果落榜——顾家去留全要由你。”
顾强点点头:“侄儿明白了。”
琴思月(龙汐)扶了下腰:“今儿个我有精神,不妨多啰嗦两句,你与彬儿不同,要好不好的他起码有个世职承袭,你想荫蔽妻子,还需加倍用功才是。”
顾强低下头:“侄儿明白。”
“等你足够强大,他们想拦也拦不住的。”这句话像阵风似的从顾强耳边吹过,再没有留下痕迹。
顾强刚要跪安,冬梅回道:“主子,二太太来了。”
“嗯。”琴思月(龙汐)有些疑惑,“快请。”
黄氏见着顾强愣了一下:“蔷哥儿也在。”
“是。”顾强躬身解释,“听说婶子大好,孙儿特来请安。”
黄氏含笑点头:“你是有心的。”
琴思月(龙汐)笑问:“看二太太的脸色,可是有喜讯说来?”
“是。”黄氏脸上的笑容难以克制,“刚宫里传讯,丹琦有喜了。”
“果真是大喜讯”琴思月(龙汐)又问,“多早晚的事儿?”
黄氏笑着回道:“已经有三个月了。”
“可告诉老太太不曾?”琴思月(龙汐)心道:世事难料,倘若自己是如今的东宫女主人,现在必得想法儿弄死丹琦,既然变成她的娘家人,保持中立是最起码的道理。
黄氏笑回:“还不曾,我想着先来回了公主,让公主也欢喜欢喜。”
黄氏的真正用意如何,自然是天知地知,琴思月(龙汐)没必要计较,转头吩咐春兰:“我身子重,把暹罗国进贡的翡翠如意拿了来,让二太太送给元大姑娘,也是取个好兆头的意思。”
以丹琦的现状来说,低调才是王道,娘家给她撑腰反不妥当,琴思月(龙汐)却只黄氏的为人,如不有所表示,必在背后怨怼大房看不得二房腾达。
黄氏果然得意:“我代丹琦与小皇孙谢过公主了。”
闲话两句,黄氏便要去给顾老太君报喜,琴思月(龙汐)示意顾强:“太子妃慈善,过会子老太太必与二太太进宫,你也跟着,看看有没有效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