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坚壁清野 求(1 / 1)

一道极为尖锐的声音突然唱道:“陈王殿下到。”

厅内众人连忙打起了精神。

厅门外,姜修政一身戎装在护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端坐在主位。

厅中众人连忙起身行礼。

“我等见过大将军。”

姜修政示意众人不要多礼。

咳嗽了一声,直接进入了主题。

只见他说道:“今日召集各位前来,所为何事,我想你们应该也知道了,养精蓄锐也这么久了,接下来的事该拿个章程了,大家都议一议吧。”

姜修政话音落地。

厅内便你一言我一语的变得喧闹了起来。

姜修政也不在意,取过一杯茶,开始抿了起来。

良久。

众人统一了意见,齐齐进言,三路大军并进,擒贼先擒王,先取伪陈国都。

如果伪陈叛逆,死守国都,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刚好给他们一锅端了。

若是他们放弃国都,那就会大大打击伪陈军民的士气,接下来的平叛之路也会更加顺利。

姜修政想了想,觉得挺有道理。

于是他从座位站起身来。

众人见他起身,也不敢坐着,纷纷站了起来,目光火热的看着姜修政。

姜修政发号施令道:“传我军令,命岳山河、段成封两路大军速速进兵陈都,不得有误。”

他又偏过头来。

看向一旁侍立的张公公,说道:“张大伴,派人去通知一声周元雄,让他去召集那些江湖中人,与本将一同平逆,如有不从,视为通敌,杀无赦。”

说到杀无赦这三个字的时候,姜修政的眼中已尽是冰冷的杀机。

一旁的张公公连忙应下。

吩咐完以后,他又交代道:“诸将立即回营,整顿兵马,两日后,发兵伪陈国都,不破伪陈国都,誓不罢休!”

众将纷纷领命。

两日后。

汇合了一众江湖人士后,姜修政手中的这一路大军人数已经膨胀到了二十万。

在一片号令声中,在江郡驻扎已一月之久的大军再次开拔,向着陈国国都行进。

大军一路行进,沿途根本没有任何掩饰,也无法掩饰。

以堂堂正正之兵威直接威压陈郡。

伪陈朝廷自然是收到了这个消息。

陈国皇宫中,正是早朝的时候。

一众文武官员都已早早的到来,这些文武官员都有着各自的小圈子。

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着什么。

“陛下驾到!”

太监独有的尖锐嗓音响起,只见陈国女帝一身帝王冕服,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陈国女帝面容清冷,目光威严,从容不迫的坐在了皇帝宝座。

一众文武百官齐齐参拜。

繁杂的礼仪过后,便是商议国事。

只见不同往日,兵部尚书抢先出列,有些急迫的道:“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女帝丹唇轻启,威严的道:“准!”

得了允许。

兵部尚书开口了:“陛下,据探子来报,夏国三路大军皆已开拔,一路攻城略地,向我陈都围来,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兵部尚书此言一出。

殿内文武百官顿时炸了锅,议论纷纷,好似热锅的蚂蚁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女帝的脸色也是一白,不过掩饰的极好,没有让人发现。

她强自镇静的询问道:“他们有多少兵马?”

兵部尚书沉思了一下。

“如果三路大军汇集,约莫有五十万之众!”

殿内顿时是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五十万?”

“陈王进陈州时不是才十万兵马吗,怎么变成五十万了。”

“就是,莫不是江尚书在谎报军情?”

女帝也很疑惑。

他看着兵部尚书,等待着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兵部尚书一声苦笑道:“自陈王入陈州以来,连战连捷,一路收降纳叛,又招募了不少新军,更关键的是,陈王覆灭了苍山剑派,扶持了九江帮,整合了陈州武林的力量,有这么多人并不奇怪。”

众人听了,皆是恍然大悟。

不过一想到五十万夏国大军即将进攻陈都,他们的腿肚子都不由得有些打颤。

不是他们太怂。

而是夏军的威名太甚,哪怕其中真正的精锐并不多。

虽然现在的陈郡,也聚集了快九十万人马。

但他们却是一点信心也没有,自家人知自家事。

陈国复国不久,没有什么精兵强将。

这九十万人中,有绝大部分是刚放下了锄头的农民。

甚至还有一些人干脆是陈国朝廷强征来的。

这双方一打起来,若是战事不顺,这些人怕是会乱了自家的阵脚。

女帝听完,长叹了一口气道:“传朕的旨意,放弃前线所有的城池,坚壁清野,前线大军回防,拱卫国都!”

“陛下英明!”

(ps:对本书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在书评区发出来,作者会酌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