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齐储君(2 / 2)

尘脉 棠鸿羽 1633 字 2022-07-11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苏子陵是皎月公主和苏扬所生,身上流淌着的也是齐王朝皇室的血,在如今这种局面下,除了苏子陵,谁还有资格坐上这权倾天下的位置?

但是,苏子陵今年也才未满十四岁而已,要让他直接管理王朝,实在是不切实际,所以目前高玮,就打算给苏子陵安排一些课程,教导他为人处世,和成为帝王的必要元素。

年纪小到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最起码在一张白纸上可以任意图画,高玮相信,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可以把苏子陵教导出来。

这件事情高玮虽然已经决定,但还没打算立即公布天下,里面的门道太深,高玮总要帮苏子陵在登基之前的道路肃清。

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高玮便单独召见了景王高墨。

事关齐王朝的未来盛衰,储君的人选乃重中之重,想要让所有人服气一个小孩子,不可能太容易,这还需要他们这些老一辈人多努力努力了。

年关将近,高玮准备在年后公布这件事情,他已经能够预想到,这道旨意一旦落下,必定会掀起朝堂上轩然大波。

不过帝王心意已定,世人便不得反驳,高玮在此刻前所未有的精神,仿佛回光返照一般容光焕发,先前多年的力不从心似乎都消失无踪。

他必须要有一些大动作,那些早就被他怀疑或者监视的别有心思的大臣,都要动上一动了。

剥夺重臣的权利,哪怕对于帝王而言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为了苏子陵能够成功登基,得到朝堂上的尽心辅佐,高玮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好在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他还有很多时间慢慢对付那些心思不正的大臣人员,在他死前,他有信心看到苏子陵在

万民簇拥下登基的那一天。

......

在这凛冬的时节,作为唯一拥有帝王血脉的苏子陵,在年后,正式成为齐王朝储君,成为齐王朝新的太子。

朝堂乱则江湖乱,如今江湖先乱,朝堂上也因储君一事再起波澜。

苏子陵虽为帝王血脉,却并非直系,然则按照齐王朝目前的局势,苏子陵却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可是有心人会借此发难,奸佞之臣横行,他们完全不在乎齐王朝的兴衰,只在乎自己眼前的利益。

纵使苏子陵必然要坐上那个位置,他们也希望可以成为控制苏子陵的幕后之人。

因为苏子陵年纪太小,这些老家伙完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将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高玮和景王高墨也在暗地里行动,朝堂上的风起云涌完全不逊于江湖上的争斗,甚至更加残酷。

在苏子陵被封为储君之后,便多次被贼子行刺。

这些事情自然也惹恼了苏扬。

虽然他也并不希望苏子陵坐上这个位置,但如果苏子陵是不二人选,他也只能默认。

既然要推翻这些以下犯上者,那么最简单的方式便是掌握他们的罪证,毫不留情的将他们铲除掉。

高玮身为帝王,若是没有证据,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废黜那些朝中重臣,而这些黑暗里不被光明认可的事情,便由苏扬来出面解决。

以御风阁的情报系统想要找出可以定他们死罪的证据并不是很难,只要这些人敢对苏子陵下手,那么便会被琅琊卫以最快时间找出来,无需更多证据,单单是意图刺杀储君,行刺当朝太子的罪名,便可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那些隐藏在暗处更显低调的人,也无法逃脱琅琊卫的眼睛。

琅琊卫渗透在邺城各处,每一个官员都被紧密监视,只要寻到半点蛛丝马迹,苏扬便会下令,给他们制造莫须有的罪证,继而以齐律处置。

一时间整个邺城人心惶惶,这显然并非是什么上策,很可能会引来不可预测的大麻烦,但苏扬毫不在意,他没有那个时间真的一一去搜查罪证,只要被他怀疑的人或是被高玮记录在册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没有罪证也要创造罪证,将他们赶尽杀绝,肃清朝堂。

与此同时,江湖上的进展也颇为可观,除去西王州,以青州为首的九州已经彻底归属御风阁,所有宗派都被废除,转变成御风阁在各州的分舵。

余下仅剩七州还在负隅顽抗,此刻已经是收尾阶段,御风阁独尊江湖已经再不会构成什么威胁,彻底统御十七州也只剩时间问题罢了。

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在一年时间里,随着年轮的转动,便又是一个凛冬,整个齐王朝仿佛被重新洗牌,邺城亦是变得冷清了许多。

大动作之后必然会面临衰弱期,朝堂上无数空缺的职位都需要新人来填补,然而纵是如此,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便能上位的,还是有能者居之。

苏扬不着急,高玮也不着急,这一切都需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