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民间换粮可还行(1 / 1)

班级里,一部分人在控诉,一部分人在欢呼,管它怎么着呢,反正大家是四年级了,再两年小学就毕业了,多美啊,少一年的课呢!

到底是一群孩子,在最初的震惊和茫然后,大家很快就适应了,反正需要跳级的不是自己一个,也不是自己一个班级,甚至不是自己一个学校,全国的都跳了呢。

当知道自己处于一个大集体的行为中后,大家很快得到了宽慰,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顶着,怕什么。

于是属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就这么戏剧性地开始了,大多数不会去细想,也不会太在乎。

阎解娣倒是在这个时候难得清醒着,她虽然不爱学习,但并不是完全的放弃学习,况且她的平时成绩也并不是吊车尾,只是比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阎解娣本来人就聪明,就算是课不怎么听也能够勉强跟学习进度。

所以在看到课本的把一瞬间,阎解娣就明白自己不能落下,一旦在这个地方落下了,后面再跟就难了,学是打基础的时候。

语文她倒是不怕的,多亏了她爸平时对她的耳濡目染,她已经学会了不少字,大部分也都会写了,所以语文课本她能大致读下来,即使有些字不认识,赶紧多学学多练练,还能跟。

数学却是一个大麻烦,她必须努力地把前面的除法给补了。

像是这么想,但是真的要做的时候阎解娣就开始有些丧气了,觉得那些太难了,什么三位数乘法四位数乘法,她九九乘法表都没背熟呢。

林司敏锐的察觉到了阎解娣的状态,于是出声劝她。

“这些其实也不难,不都是乘法嘛,无非是从一位数乘一位数学到多位数乘多位数。。。”

说话间便开始给阎解娣演练怎么列竖式。

阎解娣心里明白林司是为了自己好,但就是觉得脑子都要糊涂了,觉得完全跟不趟。

至于班里其它同学,不少就是放弃了,当然也有硬啃的。

时代的巨变落在个人头,其实就看个人的选择了,有人硬撑着啃骨头,有人咬一口就放弃了。

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班里成绩很不理想,很多人数学竟然直接是1分,阎解娣跟孟石都只得了2分,只有极个别的是3分或者以,林司考了四分,已经算是全年级最出色的了。

本来林司一直都是有意控制成绩的,一直都是将自己控制在中游的水平,可是谁知道这一次班级里的同学们成绩都不理想,使得林司的成绩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了。

成绩出来后,数学老师也是没办法,说要给大家好好补课,还鼓励大家学习,但是军心涣散,外面也是乱糟糟的,根本没那气氛。

想来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情了。

放了学之后,阎解娣也没有了要去玩的心思,拎着书包直接就回家了,而林司闲逛了一圈后,才漫步往家里走,忽然听到一些声响,好像有人在围墙那头窃窃私语。

没能扼制住八卦因子的发作,林司悄悄凑了过去,把耳朵贴在墙,影影绰绰地听得几句闲话。

墙那头,原来是两个街坊大娘在低声交流。

“刘大姐,你次跟我讲的那个路子还是通的吗?我们家现在是一点存粮都没有了,小孩子顶不住整天在家里哭,别人家能够借到粮食的我都去借了,现在我家那小的身子是越来越弱了,眼看就快要撑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略显苍老的一点的声音随之响起。

“哎哟,这可不行啊,咱们大人没吃的还能够熬一熬,孩子怎么能受得住,这样,我家还有一点大米,你先拿回去煮点粥给孩子喝。”

最先说话的那个声音再一次的响了起来。

“这年头粮食比什么都重要,我怎么好意思白拿你的,你看我家攒了一些料子,还有我儿媳妇陪嫁压箱底的好料子,质量都挺好的,大姐,你帮忙看看,人家愿不愿意要?如果可以,能不能帮我换点稍微精细一点的粮食?大米、小米、面粉、米粉,什么都行,只要能熬成糊糊喂孩子的,让孩子吃得进去的东西就可以。”

被叫做刘大姐的人接着说道。

“妹子,前两年刚刚经历了那个事儿,现在供应粮什么的都说不准,大家都死死握着手里那点粮食不敢松手了,细粮什么的,只能往外地淘换,本地基本是换不到了,都是得用粮票买,可是咱每家就那么点粮票根本就不够用啊。”

“刘大姐,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眼下我也实在是没办法了,想了一圈也只想到你可能有点办法。”

开始说话的那个人说着说着声音越发的卑微了起来,听起来应该也是穷途末路了。

“唉!实话跟你说,之前我让你换粮食,那是我女婿去外地找朋友托人换的,不过你们家都这样了,我就拿我家现有的跟你换吧,就用我次换的价格原价换给你,算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换,今晚你拿个布袋过来,我给你舀点大米带回去。就当是咱们曾经一个院儿里长大的情谊,等以后日子好了,你再切两斤猪肉谢我就行。”

“大姐,我这,真是不知道如何感激你才好,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姐姐,有用到我王兰的地方,你尽管说,哪怕是要我豁出去那条命我都愿意。”

“瞧你那样子,得了,赶紧擦擦,这么大年纪,还说哭就哭的,让人笑话,快点,刘歪嘴过来了,赶紧的,小心惹她怀疑。”

然后那个刘大姐忽然提高一点声音。

“诶哟,我的大妹子,年关难过年年过,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听着那两个街坊大娘的对话,林司这才反应了过来,他现在所处的这个年代属于民众记忆中的特殊年份之一。

饥饿和逃亡,是它的专属标签之一。

而他又是何其的幸运,重生在四合院,父母都是轧钢厂的工人,每个月可以按时领粮票换取粮食,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是一家人却还不至于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