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吃完了饭正想请老妇人先去县城,这时候县令派去买衣服的衙役一路快马的跑了回来,大包小包的带了一大堆,都是上好的料子做好的成衣,贵妇的衣衫还有孩童的衣衫足有好几十件。县令亲自给朱昱送去,说是节度使大人不知道大老爷在老家娶妻生子,没有给夫人和少爷准备衣冠,算是卑职的一点心意云云。
朱昱见人家一片诚意,自己的妻儿也确实是一身寒酸的粗布衣服,就这么进城的话,没得给三弟丢脸,所以也就却之不恭了。
刘母和王氏两人打扮一新,王氏穿着一身贵妇的装束有些不习惯,还老是用那满是老茧的手在衣服上这摸摸那摸摸,心里还是有些不大相信,嘴里还不住的念叨着:“这衣服真滑溜,这辈子还是头一次见过这么好的衣服呢!”
朱昱的妻儿也都打扮一新,朱昱一家三口坐了一辆马车,刘母和王氏坐了一辆,在大队人马和十几个丫鬟仆女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由于怕路上颠簸了老夫人,是以一路上行走的比较慢,五日的路程足足走了半个月,这一日终于快到了大梁了。早已经有快马事先到汴州大梁城去禀报了朱温,是以这两天朱温的探马一直在官道上徘徊,一来是为了确认什么时辰到,二来也是怕有什么情况,毕竟现在汴州和宋州都时常有盗匪出没,虽然已经有大部分被朱温剿灭或者招安,其他的都形不成什么气候。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患于未然不是更好吗?
这日朱温听到老夫人的车驾到了大梁城外的消息,朱温急忙出城三里相迎,朱珍也跟来了,毕竟朱珍也算是老朱家的人,好歹见了王氏也叫声伯母的。
朱温大老远的就飞身下马,就在路上跪倒,迎接母亲的到来,毕竟是到了古代,礼节也得入乡随俗,要不然满城的人还不看自己笑话?自己现在好歹也是个封疆大吏,总不能让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的,那样的话影响多不好?
这一来官道上有哪些进城做小买卖的看见这一幕,都把这节度使大人夸的跟什么似的,什么大孝子,什么千里寻母,反正都是说朱温的好话。对于这些人的反应朱温还是蛮高兴的。
朱温这么一做作,朱老夫人王氏在马车里看见之后,那眼泪可是哗哗的往下流啊,急忙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他身子还算硬朗,一边流泪一边向前跑,“我的儿啊,老三,可想死为娘了,你走了这么五六年一点音讯都没有,就不知道托人给家里送一封信回来?”
老夫人跑到跪在地上的朱温跟前,一把就把朱温抱在了怀里,眼泪噼里啪啦掉了朱温脖子里都是,朱温感觉到还带着暖意的眼泪的温度,心中不由的也是一阵感动。本来还是只是做一场秀的,现在真的受了感染,不由的也抱着王氏,母子两个一起哭了起来。
朱温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这就是自己的亲娘,反正二十一世纪可能是回不去了,索性这一家子就是自己的亲人,有家的温馨感觉多好。如果再有一个知道疼人的老婆就更好了,唉,也不知道颖儿现在怎么样了,长安城破之后师父一把火烧了大明宫,颖儿应该跟着师父撤出去了吧?
朱温正在这里想入非非,老夫人道:“你二哥呢?怎么不见你二哥来接我?”
原来一路上这些丫鬟仆女都没有告诉他朱存已经在几年前战死的消息,老夫人几次问起朱存的情况,他们都不肯说,其实老夫人心里也已经有了数,只是想听听朱温怎么说而已。从内心来讲她还是希望是自己猜错了。
朱温知道这种事情迟早是瞒不住的,他想起朱存为了救自己,替自己挡了一排羽箭的情境,心中一阵酸楚,道:“二哥他……他为了救我已经……已经没了……”
老夫人嘴唇哆嗦着,又用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老二真的没了,唉!苦命的老二啊,这一辈子都没有享过一天的福,也不等娘来见最后一面就这么走了……”
朱温也心酸的不行,相劝有不知道如何劝,加上自己一说话眼泪就往下掉,哪里能劝的住。
幸好刘母过来搀扶着朱老夫人,劝了半天才劝住,道:“这大喜的日子,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人死不能复生,老姐姐你还是保重身体要紧,要不然岂不辜负了老三对你的一片孝心?”
朱珍也把朱温给劝了起来,一行人这才各自上马的上马,上车的上车,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大梁城。
朱温虽然入主宣武军没多久,可他为政清明,鼓励农耕,发展生产,缉捕匪盗,所以深得百姓们的爱戴,现在又一片孝心出城迎母,母子相见哭的两眼都红了,百姓们对这个朱温的好感就更大了。所以见朱温和老夫人的马车进城,都一起跪拜欢呼:“供应太夫人进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