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良虽然年纪轻、生于官宦人家,但他并不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段时间以来安萍儿发现周远良无论是跟县衙中的衙役、仆人还是辖下的商贩、农工都能顺畅交流,没发生鸡同鸭讲的情况,更没发生过什么误会。
能达到这种效果,一方面说明周远良没有自恃身份尊贵而瞧不起人,愿意与他们平等沟通,另一方面说明周远良很理解这些人的想法,跟他们能找到共同关心的话题。柳树村这些村民没啥特别的,他们此刻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周远良不会不懂,而他之所以没有转移话题提醒村民们注意还有其他死于这场火灾一定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呢?
安萍儿回想了一下这几户人家的情况就基本明白了。张家父子在村里好像是没啥亲人,至少没人在他家周围哀悼;莽牛则不用提了,全村没有对他有好感的人;那对小夫妻是临时住户,这村里认识他们的人极其有限;樊家老太太在村里倒是能有些人缘,但人家儿子、孙子都在跟前呢,轮不到别人为老太太说话。
也就是说想要通过其他遇害人的死来转移村民们对莽牛的讨厌、说出他们的所见所闻,难度很大。周远良不是没想到这些事,只是没想出好办法。他需要一种足够震撼的方式、方法,震撼到让村民们不敢碍于乡里乡亲的情分而有所隐瞒。
怎么做到震撼呢?
安萍儿抽身退回到樊家老太太的屋中寻找灵感。
刚才刘先生在尸检、周远良在看草时安萍儿就已经在屋里转过一圈了,没发现任何异常。这个异常指的是火灾命案现场的异常、判定死者死因方面的异常,并不是指死者本人的“异常”。
安萍儿现在想给村民们造成点震撼,所需要的灵感不一定非要跟火灾直接相关,与遇害人本身相关也是可行的。既然村民们都围在了樊家门前,这说明樊老太的人缘不至于很差,如果能从她这找点灵感震撼一下村民们的话应该效果不错。如果在这找不到灵感的话,安萍儿打算去住最东边那屋的张家父子那里碰碰运气。
如果在张家父子那里还找不到灵感的话,安萍儿的这个计划就得放弃了,她不认为仅仅在村里住了几天的那对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能给村民们带来什么震撼。
最好是能在这间屋里找到灵感,安萍儿一边默默期待着一边开始观察,打算通过居住环境来解读樊老太这个人。
这间屋子内的一切都很符合樊老太的年纪和身份,没什么全新的东西但所有用品也不至于太破旧,使用起来应该蛮舒服的,看来樊老太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不要以为人人都会享受生活,不是说每天两饱一倒就算是享受生活了,那层次差得远呢,至少跟樊老太这种能在衣食住行间体会各种乐趣的层次差得很远。
从桌面到地面,整个屋子都很干净,除了被周远良拾到的那截草以外没有别的杂物。鉴于樊老太那病弱的身体怕是连起床活动都困难,安萍儿猜想平常一定是樊大媳妇负责打扫这屋子。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樊大媳妇不但要伺候婆婆吃饭喝药、还要洗漱打扫,婆媳之间有矛盾是很合理的推测。
扫地擦桌子这活既简单又不简单,全看验收标准的高低以及验收人的严苛程度了。就樊老太这屋在经历了一场烟熏火烤后依然能如此整洁,安萍儿觉得平常的验收标准一定非常高。严于律己是美德,但严于待人则绝对会被人恨的,安萍儿敢用一包胡豆赌樊家的婆媳关系非常紧张。
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婆婆和一个被婆婆苛待的儿媳妇,安萍儿对自己的推理表示有信心。但可惜呀,这些还不足以成为灵感。沈大娘他们明明知道樊家内部闹矛盾不是也没指责樊大夫妻俩嘛,看来村民们还是蛮体谅这俩人的,所以再如何利用樊家的婆媳不和也无法震撼到村民们。
还得继续寻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