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少年离安萍儿只有两步远时,安萍儿终于动了。她微微侧身并向斜后方跨了一步,伸手就把茶几上的剪子抄了起来,顺势刺向少年。二人缠斗在了一起,一时间难分高下。
从第一次见面起周远良就猜想安萍儿会功夫,今天总算是亲眼证实了。
周远良不是没想过趁着少年无暇顾及自己的时候赶快跑到里间屋去躲避,但周远良转念一想那少年如果能摆脱安萍儿的纠缠的话,自己逃到里间屋也没用,反而有可能会连累无辜。既然暂时没有危险,他索性就安静地坐在这里看武打戏。
虽然周远良不会武功,但见多识广的他此时还是能看出一些门道的。
那少年的武功还算不错,貌似得到过高人指点,属于外家拳的路数。再加上他身体强健,能把十成的功夫发挥出十二成的威力,正所谓拳怕少壮嘛。缠斗半响,他打不倒安萍儿、甚至打中安萍儿的次数都非常少,并不是因为他的功夫不够高,只是因为安萍儿比他更聪明。
周远良看不出安萍儿属于哪个流派,个别招式、个别时刻应对少年的攻击时她所用的都并非正规武功套路,很有些街头斗殴野路子的感觉。但肯定又不是流氓地赖打群架那样无脑,安萍儿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理有据的。
不硬拼、不纠缠,利用自己速度快的优势专门攻击对手的面门、太阳穴、小腿、脚踝等薄弱处。而且一击得手后立马就撤,不因贪恋连击而给对手留下反击的机会。周远良觉得安萍儿这套思路不是现在临时产生的,而是早就针对类似状态思考过对策,甚至有可能做过针对性实战练习。
尽管安萍儿打得很聪明,但鉴于两人身体条件相差太多,其实安萍儿并不容易占得上风。现在之所以能形成这种势均力敌的局面,一方面是少年的作战经验太少、不会处理安萍儿这种油滑的对手,另一方面是安萍儿手里攥着剪子、比真正赤手空拳的少年要有优势。
按理说一寸短一寸险,尤其是面对少年这种身高臂长、体力占优的对手时,选择剪子这种超短兵器是非常错误的。但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此刻剪子在安萍儿手中完全不见凶险,而是屡屡能逼迫对手后退,把那少年的攻势克制得死死的。
原因无它,只因安萍儿采用的是防守反击的战术。她没用那剪子主动去攻击对手,而是将剪子控制在自己的身边,快速游走着去抵挡少年的攻击。那少年体力再好也不敢用自己的身体跟一把锋利的剪子硬碰硬,尤其是一把尖端带有血迹的剪子,看着格外凶恶。
外间屋不算小,但两个人在这大打出手后则所剩的空间不多了,几乎没有什么能利用的地形或物品。时间越长对安萍儿越不利。本就因为她是女子而体力不占优势,再加上为了不被攻击而加快了运动速度、加大闪展腾挪的幅度,体力支出相当大。
正当周远良想到这个问题后而沉思对策时,安萍儿忽然扯了一下系在腰间的小布袋。哗啦,滚落一地黄豆。这豆子出现得太突然,少年站立不稳、在安萍儿的帮助下再次摔倒,被从门外一拥而入的捕快们紧紧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