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2 / 2)

重回80当大佬 浙东匹夫 1513 字 2022-07-02

互联网也好,电视购物也好,供应商黄页也好,每一代新商业资讯交流平台和成交平台,他们最正义的价值,就是让“上一个时代因为资源和需求集中度不够,而不配被满足的小众需求,得到满足”。

而什么“打价格战,靠网上不用房租”等优势跟线下抢本来就能做成的生意,反而只是副产品。只不过因为副产品针对的是大众化的需求,所以做起来之后规模和营业额更大而已,但这并非当年每一种新商业模式出现时的初心本意。

马风这一世,也算是提前成为成功人士了。人家84年下海的时候,已经有百万级的身家。

在当时国内的消费力水平下,已经觉得百万富翁的钱是一辈子花不完的了。

何况马风也算是跟着顾骜享受到了国家第一届恢复高考带来的种种红利,他如今骨子里还是很感谢国家、三观很正了。

这种情况下,一个一辈子钱花不完的人,机关不待辞职下海,那肯定是真的想做一番改变世界的大事的,不能光是为了钱。

而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这辈子只能在销售领域发挥一下自己的才华。

在80年代中期,在新兴的民营经济体力,做销售确实是很容易来钱的岗位,但中国人对销售类工作的鄙夷,却还远远没有到扭转的时候。

“投机倒把”这个词,在大众当中起码还有十年路,有媒体就够了,至于配送书,大不了寄邮政的额外付费加急邮包好了,书这种东西也不会寄坏。”

马风大吐苦水,把他这两年来n多异想天开的路数,渐渐实退虚进的过程,诉苦了一遍。

顾骜隐隐然觉得,他这个“小众工业品需求撮合平台”,怎么有向纯出版谘询退化的趋势。

不会最后变成一个只卖商业资讯杂誌和做铛铛网/亚马逊的模式吧?

确实,如果非要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要藉助电视购物/黄页等传统媒体,就把这种生意做了,还真只能做贩卖知识的商人。

这玩意儿不要求物流,沟通成本也低。只要互通有无把需求的大是大非商量好了就行,没那么多非标的弯弯绕。

历史上亚马逊在美国最初也只能卖书和卖谘询资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你的出版社跑到手了吗?”顾骜听完马风的全部吐槽后,忍不住问。

要弄到一个出版社的指标,那人情可不小,而且92年之前,估计都不会给你机会纯私营民资弄到出版社的。

充其量只是每次给你弄到几本书号,就很值钱了。

这年头,出版社每年手头的书号指标,那都是真金白银的计划内资源。就跟银行拿了牌照哪怕什么都不干,光靠牌照资质许可权,就能来不少钱了。

“差不多了,我毕竟也在外经贸口摸爬滚打混了两年,有些朋友。国内目前专门做国际贸易和商业资讯、技术引进类书籍的专业出版社也不多,总有机会的。

不过,目前初步谈妥的是要找个单位挂靠,集体股还是要佔几成的。不过没关係,我也没指望通过卖书本身赚多少钱嘛。这只是我实现自己商业理想的一个工具罢了。钱塘本地是弄不到指标了,目前初步看準的目标,是在沪江解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