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一家接连遇到喜事,真真是喜出望外了。如果说里有数,那么张保连升两级,可算是意外之喜。据说这项任命是由上发下的,吏部的官员也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张保起初见了“劝农平定”这四字时,还以为是广州时的老皇历,但得了儿子提醒,才有些了悟,去年掩护了桐英大概也算在“平定”之功里了。
参政道是从三品,不是主官,而是布政使的副使,专管钱谷,这方面张保倒还算是擅长的。而且现任的直隶布政使,是出了名精明和气的人,听说还是家门下。直隶布政使衙门位于保定府,离京城不远,若是快马赶路,离房山别院也就是一天的路程。而且目前周文山仍然留任直隶学政,张保上任后也有熟人可以帮衬。
氏原本曾担心过,若是丈夫再放外任,她是定要跟着去的,但女儿明年就要选秀,又该怎么办?现在她总算放心了。就算女儿跟去任上,回京也是极方便的。
这个差使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管的是直隶的钱粮,而直隶一带,连年干旱,收成都不太理想,皇帝又常常免粮免税,所以这个职位算不上好缺肥缺。
不过张保倒不太在乎这些,他一贯自得于己身在农政方面的长才,更因为在干旱的年份中,他亲手料理的房山产业仍有不错的收成,因此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定能协助布政使把直隶的民政治理好。
氏与儿女都劝他稍稍按捺住万丈雄心。直隶乃是天子脚下,大小官员多是皇帝亲信之人,要与他们和睦相处,万万不能出风头得罪人,云云。张保其实就是一时激动罢了,听了家人地话,自己也冷静下来了,先打点好儿子娶亲的事。再去上任不迟。
伯爵府近半年来接了两次圣旨。一次是嘉奖老四容保。不但升了他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还晋了散秩大臣;一次是把将军千金指婚给三房的儿子端宁,称得上是伯爵府第四代子孙的妻室中身份最高者。晋保与那拉氏心里的滋味有些难以形容。
晋保还罢了,得了消息,只是略静坐了一会儿,便很高兴地接受同僚们的祝贺,回到府里也很热情地恭喜了弟弟一家。客人来贺。他帮着接待,顺便也多认识了几位高官权贵;侄儿的亲事,他也交待妻子要出钱出力,不能有损伯爵府的脸面;甚至对于心生妒嫉地儿子们,也是严厉责骂,说他们对府里地这桩喜事应该由衷地表示高兴,然后带着他们去应酬,让他们也多学些待人接物。
那拉氏地心里却一直酸溜溜地。三房早早说要翻新院子。可见是早就知道指婚的事了。她原以为端宁的未来妻子顶多也就是个三品官的女儿。不可能超过自家两个媳妇,没想到居然是位将军千金,而且听弟妹露的口风。是三年前就开始议的婚,可自己居然一直被蒙在鼓里。
不过酸归酸,她身为当家主母还是要表现出主母的气度来地。不但笑着向三房一家道贺,还大力推荐大儿媳妇充当代表,为端宁去将军府送定亲礼,因为李氏是父母、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人,全伯爵府也找不出第二个比她更有福的人了。
氏自然是笑着接受了,顺便表示了一番对芳宁婚事的关心,还表示打算送一套新打的金首饰给芳宁添妆,那拉氏面上谦让,心里也暗暗佩服氏会做人。
全府忙成一团,氏又要准备聘礼,又要打点丈夫赴任的行李,又要接待来贺喜的宾客,还要应付各路亲戚,忙得不行。淑宁早早接过槐院的家务,替她分担,但许多事情都不是她一个闺中少女能帮忙地,所以只能照顾好弟弟,让同样忙碌地父亲能轻松一些。
有时候她也听到别人说起真珍先前在京中的盛名,别说外人了,连伯爵府里上下人等,除了三房的人,谁也没想到这朵名花会落在端宁头上。端宁固然是好青年,但比起那一众出身显贵地公候子弟,显然要差一截。几位家的表兄弟,都纷纷打趣他,言谈中颇有酸意。
淑宁趁兄长得闲,便把他扯到一边小声问,在外头可有遇上不甘心的公子哥儿,因为得不到佳人而来找他麻烦的?
端宁白了妹妹一眼:“这可是圣上指婚,那些人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明白表示不满?顶多是说话酸些罢了。你不是也知道么?”
淑宁心想这不是惯常桥段吗,都是这么写的啊,嘴里便说:“我是怕你吃亏,万一那些人心怀不满,没有明里找你麻烦,却暗中下绊子,岂不是防不胜防?”
端宁笑了:“你少想这些古怪念头。当初看中真珍的人虽多,倒有一大半是冲那钟表的好处去的,如今主事的人已定,广州那边的工场也挂了内务府的名头,还有谁会不长眼?再说,皇上下旨指婚,可不是我能决定的 家有妖妻5200,那些人怪我做什么?”
他顿了顿,又道:“何况我人缘一向不错,从前与各家子弟也向来交好,他们知我为人,妒恨之心倒不。比如上回遇见的马龙,他是富察家的族亲,与我只怕是想娶真珍的人中最热心的一个,他知道消息后也只是捶我两拳,过后仍与我友好,可见这种事并不需要担心。”
淑宁问:“他很喜欢真珍姐么?”端宁笑着摇头:“他从小就立志定要娶个绝色为妻,因此见过真珍一面后,便打定主意非她不娶,可近日已把念头转到别的姑娘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