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暖流难以北上到达渤海,并且渤海处于大唐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西伯利亚寒潮的频繁南下影响下,容易出现结冰现象。
听闻李之问起,李夏说道:“幽州渔阳、旅顺营口、河北道的沧州容易冰冻,登州港与三山浦港属于深海海域,又与黄海交界,是不会出现此类情形的!”
“登州的东瀛商人很多吗?”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这是由于直到大唐建立,大规模官方交流才得以成行。我们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完美的国度:君臣和谐的政治制度、安居乐业的黎民百姓、博大精深的儒佛经典等等,如果能将这一切复制回去,东瀛也一定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也正是在遣唐使的帮助下,那里进入了目前的唐化时期,据说无论是政治制度、礼乐传统、生活习惯甚至是语言文字,统统中国化。”
“他们不是十五年前才派来遣唐使者?”
“我夫人就是登州土生土长人士,据她说三十年前就有民间商人常来常往此处了!倭人不仅穿衣服学习大唐,连饮食都变了。朝廷中的宴席菜品一律用大唐料理,上层贵族吃的都是跟当时长安一样的点心,比如馄饨、煎饼等,俗称唐食。据说,当时那里人还认为唐食具有神奇的医疗效果,当一位重要的大臣生病时,天皇往往会御赐一盒唐式点心给他,大臣感动的五体投地,小心翼翼地吃着生怕弄丢一粒芝麻。”
李之哈哈大笑,他不仅不认为此话有些夸张,甚至觉得很有些远远不到之处。
当时的东瀛首都平城京,都是按照长安城的设计来修建的,在皇宫周围整齐的排列着贵族和市民的房屋,同样称之为“坊”,在住宅区不远处建有供市民消费的商业区“市”,二者泾渭分明,不得混居。
一旦到晚上就实行宵禁,禁止随意出入,要是晚上想出门吃个烧烤,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一切均依据大唐照搬过去的,这可是有史册记载的。
但他的笑声引起了李夏的误会,他还以为李之是满怀的不可置信,赶忙解释道:
“李先生,有些乃我亲眼所见!因身份关系,我近几年常常会见到在大唐的遣唐使,都能说一口流利的长安话,并在国子监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而且还附庸风雅地学写起唐诗来,再有一身全套唐人装扮,完完全全一幅大唐人的形象。”
李之也是急忙表明态度:“我绝不是不相信,而是身为我们大唐感到骄傲!”
李夏很是松了一口气,“在我看来还是得力于二十二年前的白江口之战,东瀛就此大败。在此后年月里,他们不仅没有再向朝鲜半岛用兵,还谦恭的像个小学生,不断委派遣唐使向大唐朝学习。东瀛与我们的关系非但没因战争而疏远,反而走的更近了,我看这个民族纯粹就是那种欺软怕硬的下民意识。”
李之心下更乐,对李夏很是佩服,东瀛人品性在后世是早已被认定的事实,没想到一千二百年以前的唐朝,早就有人如此下结论了。
但他心里更明白,东瀛人学习唐朝,并非单纯的“友好”这么简单。
尤其在后来的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急转直下,那个岛国对唐政策也逐步进行调整,首先中止了“遣唐使”往来,除与渤海、高丽等极少数国家保持积极的官方往来,对中原王朝则若即若离,可有可无。
其次,他们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大唐朝的有关禁令,涉及严禁国民出海、禁止公卿大臣私自抢购“唐货”等。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东瀛更是持保守态度,进一步固化了针对晚唐实施的系列禁令。
而此时的岛国,“国风文化”趋于成熟,东瀛在大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与中原王朝基本上已经断开了联系。
随后的宋代是东土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按理说,东瀛是应该主动示好的。
然而,很不幸的是,除了民间的交往外,并未看到有关官方的主动接触。
有宋一代,东瀛基本上秉持了“脱宋”政策,即便非得与宋交往,也只“遣人贡方物”,刻意回避官方的接触。
对于东瀛的无礼,宋朝倒是主动的多,宋朝皇帝不仅会亲自接见来民间来东土学习佛法的僧人,还连续三次通过宋商携带国牒和礼物出使东瀛。
对于宋朝的橄榄枝,东瀛公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迟迟不予答复,甚至还断然拒绝,邦交之事一再搁浅。
宋朝虽然富有,但来自北方的边患威胁已让其焦头烂额,对于这个顽劣岛国,更是鞭长莫及了。
至于有人说,陆秀夫负帝跳海,南宋灭亡以后,东瀛上至天皇,下至平民百姓,举国茹素哀悼,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综合来看,自唐转衰的那一刻,东瀛对中原王朝的“不恭”已经有苗头了,及至五代混战,北宋羸弱,这种“不恭”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这种态度的转变,则与中原王朝的兴衰有莫大的关系,此刻他们民间修炼界的侵入意图,不正是他们国人极深心思的最先暴露?
念及于此,李之已经打算与太平好好探讨此事,以便通过她,向武后传递一些相关信息,但愿能因此引起她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