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年太平国的国庆没有阅兵,不过为了那些新来的国民多一份归属感,国庆那天还是组织了大规模的庆典热闹了一整天。
华夏本土在10月份初也没有组织京都的阅兵,不过却在东海巡演了一回海军。
日本人终于跟着美国人在奇迹岛上驻军了。自认三面合围已经压制了背后太平国隐患的日本人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东海问题上。也正是八九月份日美在东海上的动作,让华夏本土和太平国很快平息了那件小事,一致对外。
10月份引人注意的是东海问题,太平国那边已经没有多人少关注了。
至少日本人谈起太平国的时候,都是在笑侃太平国狭促国土上那拥挤的人群和太平国一直只出不进的糟糕财政。
乌克兰号巡洋舰在10月初被拖到了太平国的时候,日本国内的反应不是担心,而是一片嘲笑之声。对于一个军费大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国家而言,即使再多的战舰,也有朝一日会趴窝在港口中,出不了门。
“他们能养得起这支海军吗?”日本人是真的放心。
东南亚的印尼等国家也是这样的,不要看购买潜艇现代化军舰,但维护的费用和技术上的问题,让他们购买的那些海军舰艇基本上都趴窝在港口中,一年还不知道动几次。太平国没有工业体系,根本无法独立维护军舰,维持这支舰队的费用更为高昂。
就连那些靠着石油发家的中东国和文莱等国也不会犯傻填这个窟窿。更不用说只有一点渔业资源的太平国了。
“你们说小支那国什么时候破产?”这个话题是日本国内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话题。
他们被华夏人嘲笑为小日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土的面积狭小,这个理由被他们反扣在了太平国头上,于是在日本民间都以小支那笑称太平国。
虽然在太平国身上吃了不少亏,但日本人在和美国解决了奇迹岛的问题后,已经改变了对太平国的战略部署。前边还有华夏大陆和美国两只大鳄在虎视眈眈,日本人已经觉悟了无法独吞太平国,也不愿徒徒的消耗实力,最终忍下了这口气,只是静等太平国国家破产。然后再从中渔猎。
本来日本人就是借着太平国的摩擦争斗来解身上的束缚的。有了奇迹岛封死太平国空间后,连美国人都不再对太平国太多在意了,没了夺岛的足够利益,日本人自然也不会卖力表演了。在美日把重心偏向华夏本土的时候。太平国迎来了难得的一段安宁。
自从乌克兰号进入了船坞改装后。太平国也选择了低调发展。至少华夏大陆东海和南海的风波一直都没有掺和。让美日更是放心了不少。
即使9月份和10月份的移民潮,他们也只是当做笑话看。这不过加速太平国的崩溃而已。又要照顾军事,又要照顾民生。李庠或者背后的组织有多少钱可以折腾?
到了11月份,太平国大规模在华夏大陆和香港、东南亚等地购地以安置更多移民的事情,更是成为日本人口中的笑谈。
“小小弹丸之地,终于到了发展的极限!连民居都安置不下,还能称为国家?”有不少日本人幸灾乐祸道,“浮岛成本高昂,他们终于支撑不住了!”
当初浮岛民居初成的时候,日本人有人都在呼吁国家也效仿,建立海上城市。只是日本人考虑到安全的问题,这样的计划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此时见到太平国把人员诺向国外的做法,浮岛的不足之处又被翻了出来。尤其是最为诟病的成本问题,即使日本人填海造陆的成本也比之低廉。
偶尔制造些浮岛剧场之类的还可以,但大面积用于民居建设,就连富足的日本人都觉得吃力,眼见太平国一座座浮岛民居建成撩动嫉妒之心。此时见太平国浮岛势衰,幸灾乐祸的心思更甚。
“浮岛终究不如大陆稳固,无法对抗巨大的风暴,眼看11月份太平岛附近海域进入了风暴多发期,他们不得不放弃浮岛,登上大陆躲避!”日本也有人分析道。
他们的分析比较到位,这也是李庠对众多国民的解释之一。
就像浮岛体育场不敢规模太大,唯恐一旦有意外伤亡过大的原因一样,即使往年附近海域风暴极少,但若是一旦出现,太平岛上还能躲避,漂浮在海上的浮岛民居的结构对抗巨大的风暴就容易意外频发。为了避免损失,太平国才逐渐的疏散各浮岛上的居民。
太平国居民看似很多,但住房并不是太过紧张。
李庠承诺过人人有其居。所以大量服役军队中的军人和海员即使有宿舍住,一样保留其住房。而在家属不在的情况下,这些房舍其实平时都是空闲的。真正要挪走的并不多。
去年时候,浮岛就一直停泊在太平岛附近,虽然没有经历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天气,但却扛过了几次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天气,并没有什么损伤。
这一次李庠却下达了大规模撤离浮岛的命令。
这样的命令虽然还是给国民带来了一些困扰,但影响却不大。
太平岛附近人口增多,产业却增加不多。除了造船厂上的两千多职工和地下城的一千多职工外,占太平国人数最大比例的还是军队。军队人数已经逼近4万,整个国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军队,这是美日怀疑太平国的理由之一,也是让所有外人都认为太平国支撑不了多久的一个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