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罗汉堂偏殿。
[恭喜宿主抽取到菩提木]
[菩提木。菩提树下,佛祖悟道,此为菩提树蜕落枝干,可做炼器材料。]
看到脑海中花纹深奥,色泽如玉石般的木片,余孟眉头一挑。
竟然抽了一个A级材料。
但暂时对我没用呀...
心下无奈,余孟将心神移回现实。
距离抽到七阳丸,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一个月里,每天早上抽奖的时候,余孟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抽到一个炼体功法。
只要抽到一个炼体类功法,他就能使用七阳丸,增加十年修为。
然而这一个月下来,别说炼体功法,自己能用到的东西都没抽到几个,各种锻造材料、疗伤圣物倒是存下不少。
算上刚才抽到的菩提木,这个月一共抽到了三个A级奖励。
另外两个分别是摩柯指诀、一苇渡江。
[摩柯指诀。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法门智慧,解掌谜题,三入地狱,求渡众生。]
[一苇渡江。少林不传秘技之一,少林达摩祖师曾行至长江,于岸边折一芦苇,立于其上,一苇渡江。]
这两部功法都是少林顶级招式,其中一苇渡江虽然不被列入七十二绝技,但却是少林稀有的轻身身法之一。
在系统的帮助下,余孟很快完全掌握了这两门招式。
但随即,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自己用不出来这些招式。
用不出来的原因,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肉体强度不够。
摩柯指诀虽号称法门智慧,但对于身体、尤其是双指的强韧要求甚高。
一苇渡江就更不必多说,身法并非纯粹脚上功力,而是需要调集全身力量。
余孟虽然食用过优昙华,肉体异于常人,但毕竟刚刚开始修炼,完全无法满足这些顶级功法的要求。
而另一个用不出来的原因则更加致命。
余孟没有内力...
没有内力怎么能用的出这些功法呢...
不仅摩柯指诀与一苇渡江如此,这一个月时间内余孟抽到了十余部功法,但能使用出来的不过罗汉拳法、金刚掌寥寥几种。
虽然与其余入门僧相比,自己已经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但每每看着脑海中一众高深功法、灵丹妙药而无法使用,余孟依旧心疼万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吾生之多艰。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抽到一部炼体功法?!
少林最为出名的金钟罩、金刚不坏神功都在哪里?!
虽然心中诽谤,但余孟也清楚,少林功法最少也有百数,再算上药王殿的丹药、各种佛门天材地宝等。
想要从几百个基数中,抽到寥寥几个炼体功法之一,难度相当大。
因此抱怨归抱怨,余孟还是每天早早起床,跟着众僧一起,在性广带领下进行高强度训练。
每日黄昏修炼结束后,再去药王殿接受推拿、活血等治疗手段,防止持续高强度训练对身体造成伤害。
待到晚上,众僧又会转移至讲课堂,与杂役堂、般若堂、达摩堂、药王殿等僧人一起,听各位高僧轮流讲述佛学。
这时候佛子一般也在场。
此时佛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法号:明了。
也不知道这位佛子经历了什么,每日低头诵经,看起来倒真有了些佛韵。
就这样,罗汉堂众僧每日周而复始,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其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余孟有脑中神功作为目标,更有系统作为靠山,倒也不绝苦闷,每日勤奋修行,只求早日满足功法要求。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十天。
...
这一日,余孟依旧跟往常一样,早早醒来,准备前往罗汉堂开始今天的修行。
但在此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每天起床第一句:系统,抽奖。
脑海中的抽奖轮盘开始旋转,随后在余孟有些期待,但又没那么期待的目光中,停在了A级奖励区域。
呦,终于又出A了。
这次会给个啥,能不能别给材料了,真用不上。
之前几天,轮盘都是停在C、D两个最大的区域,连B级奖励都没有。
看到A级奖励终于再次出现,刚刚醒来的余孟,瞬间精神了。
[恭喜宿主获得阿罗汉神功]
[阿罗汉神功。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形如枯槁力千斤,肉眼凡胎观精神,功力所至,伤痛消弭,百邪退避,诸般绝艺亦无师自通,无念自成,此即是阿罗汉神功。]
这是...
炼体功法?!
看到阿罗汉神功的介绍,余孟眼前一亮。
而且看介绍,这阿罗汉神功似乎除了炼体,还有些其他神异。
炼体功法终于来了!
虽然经过了一个半月的佛法熏陶,心境有所提升,余孟还是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内心大喊:
“系统!给我使...”
等等!
强行克制住使用阿罗汉神功的冲动,余孟神色严肃想道:
不同于摩柯指诀、一苇渡江等招式,阿罗汉神功是纯粹的功法。
学习阿罗汉神功,有可能会引起食用优昙华般的异象。
不可操之过急...
压下内心冲动,余孟决定今晚去老地方使用阿罗汉神功。
一想到终于能服用七阳丸,余孟心中一片火热,恨不得现在就到深夜。
此时,罗汉堂上空,一尊尊罗汉虚像突然浮现。
“快看,天上有异象!!!”
正沉浸于喜悦中,余孟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声呼喊,随后一阵嘈杂。
异象?
想到自己刚抽到的阿罗汉神功,余孟心中咯噔一下,急忙跑出房外。
只见罗汉堂上空云雾缭绕,一束束佛光穿透其中,照耀下来。
云雾之上,一座座威武不凡、孔武有力的佛门罗汉立于其中,或站或坐,或双手合掌,或侧卧于地,让人眼花缭乱,不敢直视。
与此同时,达摩院内,一位红袍老僧望向空中伟岸虚像,诧异道:
“五百罗汉?!”
“传闻我寺绝技阿罗汉神功,修至果位,有五百罗汉众生相。”
“可当今之世,武道凋零,谁又可成果位...”
心下惊疑,老僧双手合掌,向旁边站着的一个少年僧人问道:
“佛子,这可是佛祖显兆,昭示我等?”
少年僧人唇红齿白,面带忧愁,听到老僧询问,同样双手合掌,谦敬答道:
“佛祖心思,弟子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