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楷回来了。
他带着详细的作战计划,登了玉门关。
西域地域辽阔。
高昌不同于突厥,和漠北的薛延陀。
是以城郭为主的邦国。
高昌就那里,是跑不了。
而神机营主要负责的是破城。
这也是向西域各国,展现大唐武备的绝佳方式。
任你城墙修建的再怎么坚固,也挡不住大唐的火器。
“殿下,魏王。”
“是主薄和参军。”
李承乾和李泰,纠正了徐楷错误的称谓。
既然是知道,自己主薄和参军,怎么不去参加会议。
非要他和苏定方代替神机营。
徐楷在心中嘀咕了几句,继续讲述着其他军队的任务。
聆听计划的王素,则很清楚。
李承乾和李泰,非要跟着自己,登玉门关是怎么回事。
有个英明神武的父皇,也不能说日子过的乐不思蜀,最起码也是顺心舒畅。
尤其是兵权。
李二极为敏感的东西。
李承乾和李泰,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去接触,在边境手握兵权的骄兵悍将。
“那意思是子母弹,不能使用了?”
李泰有点不开心,斜着眼睛看向徐楷。
无论是谁。
辛苦发明并制造出来的东西,却突然派不用场,肯定憋着一肚子火。
“大总管说有伤天和。”
“那他在吐谷浑,砍得人头滚滚的时候,他怎么不说有伤天和!”
“好了青雀,高昌国只是断我大唐商道,并没有屠戮我大唐子民,罪不至此。”
“大哥,你说的对。”
李泰从善如流,当即点头,向着营地走去。
他要在炮弹里多添加火药,让这个小国知道冒犯大唐是什么样的下场。
“苏将军。”
“校尉。”
从玉门关走下来的王素,对着率领亲兵守卫在城墙边的苏定方,轻微颔首。
“校尉等一下。”
“大总管说,等回到营地,像要见你一面。”
“见我?”
“应该是神机营攻破高昌王城的具体安排。”
“我知道了。”
前锋大营已经成了工地,瓜州境内一切的符合制造攻城器械的树木,都被砍伐下来运输到这里。
神机营。
随着一路走来。
早就在各军流传。
“神机营内的太子和魏王掌握了仙法,随心所欲地能把神雷投掷出去。”
“你别不信!”
从凉州来的良家子,在驻扎瓜州的墨离军里,遇到了同乡,两位饶有兴趣地坐在一旁。
前往大账的王素,放缓了脚步。
身为亲卫的王兆彦,则跑到一旁栅栏去看,穿着突厥服饰摔跤的番兵们。
“你只要去神机营偷看就知道了,好家伙,大白天都听见惊雷作响。”
“我还看见了,那神机营校尉会什么妖法,只用一个火折子,轰隆一声,就在地下炸出了个大坑。”
“齐三郎,你真没骗我吧?”
“这样吧,下次带你去看,不过要跑快点,万一被抓了,会挨军棍的。”
......
王素愣住了。
李承乾和李泰,使用仙法,到他这就变味了。
“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王素黑脸走前。
“不认识。”
两个陇右良家子,脸浮现出了疑惑。
没见过军中有这么俊秀的校尉,而且年轻神采飞扬的模样,以及不远处凶神恶煞的亲卫。
“你是...”
“参见太子!”
“错了,我是你们口中,会妖法的校尉。”
“快跑!”
“能跑得过神机营的校尉,我们肯定能看到引雷仙法。”
“家主要追吗?”
“不用了。”
王素拒绝了意动的草头神,现在军中对震天雷造成误解,看来是有益的一面。
军心可用。
并没有多人感到排斥。
等高昌平定后,各地的府兵回到家乡。
大唐火器的神秘面纱,将彻底在大唐子民面前揭晓。
“见过大总管。”
“王校尉,你来看看西域诸国。”
侯君集坐在矮凳,凝视着营帐中央,堆砌成的简易沙盘。
“很美。”
“不是让你看风景!”
侯君集瞪了一眼打岔的王素。
“行军布阵是诸位将军的事,末将只负责神机营破城。”
“小小的校尉,敢自称末将,不过以你开国伯的身份,也不算逾越。”
“陈国公说的对。”
“少贫嘴。”
“你自称鬼谷门人,那帮我看看庙算。”
侯君集抬起手臂,暗示帐内其他人员全部退下。
“庙算?”
“大总管高看我了。”
“这里也没有外人,老夫仗着年迈,就称呼你为贤侄吧。”
......
王素沉默了。
偌大的帐里,确实只有他们两人,还真没有其他外人。
“能让陛下,下决心,让太子和魏王跟着大军出征,你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把那些士族门阀,气得火冒三丈,无可奈何的也是你。”
“老夫说的然否?”
侯君集智珠在握,凝视着正对面低头,看向沙盘的俊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