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科举惹的祸(2 / 2)

历史扳道工 银刀驸马 1027 字 2022-06-24

“好东西不用做广告,宋朝的官员生活如此安逸,天下的男人自然不能放过,于是耕田的啃书本,磨豆腐的啃书本,开茶馆的也啃书本。一时间,四书,五书,盗版书,书书畅销;文人,粗人,老年人,人人科举。男人们都把金榜题名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这时候的口号是‘先立业,后成家’,只要考中了进士,面包便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但是,宋朝的乌纱帽就算再多,也经不起全天下的男人去抢,成功的永远是极少数。由于男人们都在忙考试,看见书比看见杨贵妃还美,这就造成了许多男子‘壮年未娶’,一个个都成了剩男。我记不住在哪里看到的,有个笑话,说有个杭州举子中第时已经年过70岁,友人风趣地祝贺道:‘应是穷通子有时,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始觉为儒贵,不著荷衣便著诽。’皇帝知道后乃‘出内人施氏嫁之,年三十’,以致好事者大开玩笑:新人若问郎年几?答:五十年前二十三。”

“哈哈哈哈!五十年前二十三……笑死我了……”王琳琳笑得蹲了下来。

“琳琳你还笑,你按现在的标准算,就是剩女了。”杜丽丽笑道。

“我看这个时代的女人似乎也不着急。”叶楚楚眨了眨眼,说道。

“是啊。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女人什么都不怕,就怕嫁错郎,做官的那么吃香,当然挤破了头也要做官太太。这就造成了宋朝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榜下捉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发榜的日子,全国各地的官僚地主们一家人手拉手,大清早就纷纷出动‘择婿车’,到金明池上路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说是选择,实际上就是抢,一日之间‘中东床者十之九’。在宋代史籍中,这类记载屡见不鲜,如宋真宗时,范令孙‘登甲科,人以公辅器之’。宰相王旦立即‘妻以息女’;宋仁宗时,翰林学士胥偃初会到欧阳修,便‘一见奇之’,认为‘子当有名与天下’,待欧阳修‘登第,及以女妻之’;宋神宗时,蔡卞‘登科宰相王安石马上妻以女’。和乌纱帽市场一样,进士女婿市场也是供小于求,货源奇缺,所以能抢到好女婿的也是极少数,抢到的自然欢天喜地,抢不到的怎么办呢?等,为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不在乎多等两年。就这样,去年等,今年等,终于等出了大批的剩女。”孙珲说道,“除了眼光高的原因外,这会儿婚嫁费高涨也是剩女高产的原因之一。宋朝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整个社会呈现一派崇尚奢华的不良风气,‘风俗奢靡,日甚一日’。娶妻嫁女是人生中的大事,加上宋朝女子离婚要被判罚入狱,所以从一而终的婚姻比唐朝要多很多,这就迫使婚嫁费一路高涨。其中,仅酒宴费一项就价格不菲。此外,榜下捉婿的盛行造成了一个强势的卖方市场,进士们纷纷‘娶妻论财’。如淳熙年间,太学生黄左之登第后,做了汝阳王的女婿,一次就‘得奁具五百万’,顿时‘花穷薄为富豪’。当时就连宋神宗的弟弟杨王赵颢‘有女数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不得不向皇帝预借俸禄钱。作为不是皇亲国戚的其他人,为了招到一个好女婿,很多都是举债办婚,真是富了一个女婿,穷了一帮丈人。”

“所以负心汉这么多,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叶楚楚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