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小师傅请帮忙(1 / 1)

苏辰口诵佛号,婉拒了老张头。

身为佛徒,自然要遵守清规戒律。

苏辰可不想同前身那般,魂飞魄散而亡。

农家饭菜很是简单,一叠青菜,几颗红薯,掺杂着玉米粒的米饭。

饭菜中也没什么油星,纯纯的水煮,原汁原味。

“小师傅,家里就这个条件,你别见怪。”

老妇人将碗筷摆放好,看着桌上的饭菜,也觉着有些不好意思。

只是贫苦农民,家中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顿肉菜,能有饭吃,那都是老天爷赏脸。

这几年收成还算可以,除去交税的部分,也只是勉强温饱。

“阿弥陀佛,能得两位老施主一顿斋饭,小僧已经是感激不尽,怎么敢挑三拣四。”

苏辰也知道这年头老百姓的日子,更何况现在身为佛徒,鸡鸭鱼肉与他无干,能有青菜吃,已经是万幸。

吃过晚饭,几人说起了家常。

“两位老施主,为何家中不见儿孙?”

听苏辰问起这个,老张头端到嘴边的酒碗放了下来,叹了一声,道:“小师傅您也知道,前些日子听官府的老爷说,这上头的天呀,变了。”

苏辰点了点头,这个时代同他认知中的武周有所差别,但开头都相差不多。

武周代唐,女帝登基。

现在局势并不稳当,各地也是蠢蠢欲动。

“俺家里倒是有两个儿子,都去了城里混日子,就是离这里二十多里地的白水城,偶尔也回来,这一两个月路不好走,就回来的少了。”

说起两个儿子,老张头还是有些高兴,一旁老妇人也插嘴道:“这乡下比不得城里,他们要是能在城里住下来,那就好咯。”

“哪那么容易?城里花销可不小哩。”

老张头无情的泼了一瓢冷水,两个老人拌起嘴来,热热闹闹。

苏辰会心一笑,也不劝阻,这是人家老夫老妻的情调。

闹腾了有一会儿,忽然有人拍门,老张头晃晃悠悠的去了,聊了有半刻钟又走了回来。

“老头子,是谁呀?”

“村西头赵四家的。”

老张头回了一句,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冲苏辰笑笑,道:“小师傅,刚才赵四那老王八蛋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有事?有什么事?莫非赵四家也要生孩子?

苏辰有些疑惑,老张头也没有墨迹,就把事情说了。

“赵四家小儿子不是要修媳妇嘛,小师傅你可能不知道,咱村子里,修媳妇这样的大事情,是要请法师过来念经送福的……”

话还没说完,老妇人便在旁边抢了一句:“赵四那老东西是不是不想出钱?要人家小师傅做白工?”

“嗯,”老张头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嘴里骂着,“赵四那老王八蛋一向小气,不肯花大钱去天河寺请法师,刚才是听说小师傅您来了,就想着少花点钱请你过去念经送福……”

“什么少花钱,就是要小师傅做白工。”

老妇人灵性的翻了个白眼,“小师傅别听这老头子的,他肯定是被许了什么好酒,这才来做帮工。”

苏辰有些哭笑不得,两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互抢互白之间,他已经把事情听明白了。

简单地说,赵四家修媳妇,要请和尚念经祈福,看上他了,想空口套白狼。

老张头得了一点好处,来做个说客,不过老妇人明显是不大喜欢这赵四,因此处处揭短。

不过苏辰云游在外,为的就是功德值。

正所谓路遇不平,拔刀相助,他也不可能天天遇见山精野怪,不然这武周朝廷不要混了,让位给精怪得了。

他不是大寺大庙中的和尚,每日吃斋念佛就有功德值送上门,想要功德值,那得靠自己争取。

这功德值,降妖除魔能得到,行侠仗义也能得到,做些好人好事那也可以,只不过是多与少的区别。

蚊子腿也是肉,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起步阶段,苏辰不嫌弃事多。

更何况以宏愿换功德,来得确实快,但副作用也多。

被削减99%,那也还剩下百分之一,积少成多,最后估计也要想办法应对才是。

想到这,苏辰笑了。

张家老两口还在斗嘴,往事重提,把赵四家老底翻来覆去的说。

小莲子村不是很大,邻里街坊熟的不能再熟,谁家没有那么一两件被说闲话的事情。

两个老人吵了有一会儿,都有些口干舌燥,最后只是一扭头,几乎是同时问道:“小师傅,你看怎么办?”

“阿弥陀佛。”

苏辰念了一句佛号,笑吟吟的道:“婚嫁之事乃是大喜事,能为新人念经祈福,小僧分外荣幸。”

“小师傅你是答应了?”

老张头有点没听懂,但看苏辰的笑容,心里也有谱,就多问了一句。

“小僧愿往。”

听到了肯定回答,老张头笑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立马起了身,晃晃悠悠的就跑了出去,边跑边喊道:“哈哈,那坛子酒是俺的了,是俺的了。”

“这个酒鬼,迟早……”

老妇人刚要骂出口,想了想犹豫一下,还是没骂出声,只是叹了一口气,道:“小师傅,这赵四家可不是什么大方人家,你这一去啊,肯定又是打白工。”

苏辰摇了摇头,笑道:“出家人不求钱财,既然赵施主愿意聆听我佛教诲,小僧自然愿意帮助。”

这边,老张头出得院子,走远之后,身形不再晃荡了,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

到了村中,老张头走进一处院子,里面坐了不少人,年纪都不小了。

最小的都有四十多岁。

眼见老张头进来,立刻就有人围了上来,焦急的问道:“老张,怎么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老张头身上,他冰冷的表情上忽然咧开了一丝笑容,露出焦黄的牙齿,“成了。”

两个字,所有人都如释重负。

其中年纪最大的喘了口气,拄着拐杖,有些虚弱的吩咐着:“既然人家真心实意的帮助咱们,那咱们也不能亏待了别人,这两天好吃好喝的招待……”

说着,拐杖老头缓了口气,这才继续道:“老张,人就安排在你家里,用度各家都出一些,不能太寒酸。”

“都听清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