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这是第一次听到关于自己宗族的事情,毕竟按照他祖父刘尚这一生的经历来说,如果真是平民老百姓,几乎不可能进入到大周太学当中学习,尤其是大周世家对于寒门的蔑视,几乎没有寒门有太多的出头之日。
刘德直接勒住战马,从的卢上翻身而下,将刘琨扶了起来,询问道:“你是我的宗亲?”
“正是!”
刘琨不卑不亢道:“回禀汉公殿下,琨的确是殿下的族人!”
“我少时顽劣,祖父与父亲从来没有和我提起过族人之事,你怎么证明你与我同宗?”刘德问道,毕竟在这件事上,刘德不得不谨慎一些,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当年一个小小的东禹县令,而是掌管三州之地汉公殿下。
刘德身份尊贵,少不了有人铤而走险冒充自己族人的,刘琨历史上评价还不错,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当初就应该问一问陈爷爷(陈朔),陈爷爷与祖父多年的好友,肯定知道一些自己宗族的事情,不过因为事情太多,一直忘记问了。
刘琨告了一声罪,从自己马背上的口袋中拿出来几张简牍,看简牍的模样貌似有些年岁了。
刘琨双手捧着简牍递到了刘德面前,对刘德道:“殿下,这便是咱们刘家的族谱。”
显然刘琨也早有准备,一族的家谱的确能证明刘德的身份。
刘德将这几张简牍接了过来,挨个打开查看,一看之下,刘德才发现刘氏还是一个满大的宗族。
刘琨是属于蓟州魏昌人,乃是刘氏的一个支系,而真正的刘氏嫡系,也就是刘氏的正宗却是在淮州汉水县。
这也是当初册封刘德为汉公的时候,姬元叙找的一个理由。
而刘尚乃是正宗嫡系!
刘德也仅仅知道自己祖上乃是淮州汉水县,但其他一概不知,如今见到自己的宗亲难免有些唏嘘。
刘琨的族谱当中除了自己一脉,还有汉水嫡系一脉,其他分支就没有了,刘德在里面找到了刘尚还有伯父、父亲,甚至自己的名字。
【七世】
刘尚
生于大周崇德三年,卒于大周延武八年。任大周偏将军,燕州东禹县令。追封为五品辅国将军。
妻张氏,生子匡、胜。追封为五品诰命宜人。
刘匡,刘德的大伯。刘胜,刘德的父亲。
【八世】
刘匡
生于大周建业二年,卒于大周庆喜十六年。任大周校尉。追封为六品振威将军。
妻陈氏,生子乾。
【八世】
刘胜
生于大周建业十二年,卒于大周元嘉二年,任大周校尉。追封为六品振武将军。
《我的治愈系游戏》
妻张氏,生子德。
【九世】
刘乾
生于大周元鼎四年,卒于大周延武一年,任大周都尉。追封为六品奋威将军。
妻钱氏,生女嘉。
【九世】
刘德
生于大周景初三年。
任大周偏将军、东禹县令,迁燕州牧、东禹县侯,迁车骑将军、东禹侯,迁汉公。
妻陈氏瑛,生子仁。
妾李氏兰。
妾马氏玉萱,生子昭。
妾郭氏悠,生子敦,生女宁。
妾崔氏喜。
妾糜氏贞。生女婉。
妾郑氏晴。
妾陈氏圆圆。
妾高氏滔滔。
妾习氏秋。
为毛自己的祖父、大伯、父亲、兄长皆写有一个妻子,而自己除了正室夫人外,就连九个妾室都有!
刘德表达了一下自己的不满。
不过这本族谱对自己的了解还是颇深的,看刀痕,明显刻上去的时间并不算太长。
而且祖父的名字上明显是被刮过一层下去,那个“尚”字是被新填上去的,这让刘德疑问丛生。
不过刘德还是准备听刘琨好好解释一番。
刘德看向刘琨,沉声询问道:“族谱中就连我的信息都在里面,说明族中长辈在关注着我,为何不早早来见?”
说实话,这让别人总感觉是刘氏族人皆是见利忘义之人,刘尚等人在北疆担任县令时不曾有人前去相助,等到刘德被封为汉公,这才过来投效。
这让刘德感觉到很不舒服,如果自己的宗室是这样的话,那要不要用刘德还是要想一想的。
刘琨可能看出来刘德有些不快,转念一想也有些明白刘德的想法,连忙对刘德道:“不瞒主公,事情并不是主公想的那样!”
“哦?你说说看?”
“具体其实在下并不了解,这要问陈朔陈公,是陈公与刘家联系,我们才知道原东禹县令、偏将军刘尚是刘家中人,还是淮州嫡系一脉。”
刘琨顿了顿道:“因为三祖父当年并不是名【尚】,而是名【景】,当初三祖父与杨子川交恶,被逐出京师,前往燕州,族中想让三祖父回乡,但三祖父不愿,旋即不在与族中联系,而族中也失去了三祖父的消息,燕州与淮州相距千里,族中派人去找未果,因为燕州太乱,有几名族人还在途中被杀,三祖父应该就是那时候改的名字...
等到主公担任燕州牧到后来为车骑将军,我们都不知道您是刘氏中人,而且还是三祖父的孙子,等到您封公的时候,吾等才收到陈公的来信,这才恍然过来。
陈公在信上说,主公虽在燕州建立基业,如履薄冰,有倾覆危险,所以不想让整个刘家随之冒险,等到如今主公已占有三州之地,而麾下缺乏得力干将,所以这才写信给在下的父亲...
父亲便让在下前来您的帐下听用,正好祖逖与在下乃是好友,可以直接面见主公!
然后父亲在派遣仆人前往南州给主家报信!”
刘琨与刘德同辈,刘尚在族中排名老三,所以刘琨称呼刘尚为三祖父。
“南州,咱们刘家的嫡系宗亲不是在淮州汉水吗?”刘德听到南州的时候一愣神,明明应该是淮州,为何刘琨说的是南州?
刘琨拱手道:“当年主公您与其他十一路诸侯讨伐曹逆后,因为少帝的死,淮州就彻底的乱了,为了躲避灾祸,家主便当机立断将族中上下百余人迁往了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