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可是会练兵的,统率高点也是满正常的,明朝时期像徐光启这样的士人可不多见了,哦,对了,徐光启是天主教徒。
“起来吧!”
刘德目光炯炯的望着徐光启,人才啊!现在燕州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尤其是一名全知全能的人才。
刘德也不废话,直接将屯田制度从新的叙述了一遍,然后问道:“怎么样,有信心完成吗?”
徐光启斩钉截铁道:“有!还请主公放心,末官必定竭尽全力,一定不负主公所托!”
“好!”
刘德下令道:“任命徐光启为屯田都尉,屯田都尉定为九品,负责处理关于屯田的一切事宜,直接向我汇报。”
“臣遵命!”
徐光启叩拜道,从不入品到九品官职,最能体现出差别的便是徐光启口中的称呼从“末官”到“臣”的改变。
而且屯田都尉位低权重,掌握的权利不亚于一郡太守,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徐光启接下了这个重担,如果徐光启能够很好的完成刘德的任务,做出了政绩,那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官运亨通。
但是,如果失败,也许是制度的原因,或许也有其他原因,但咱们不可能把罪责放在刘德头上,主公是不会出错的,但锅谁来背?
徐光启啊!
徐光启的最后结局恐怕就是在一个县令的位置上蹉跎一生吧!
毕竟一下子就被刘德提到这么高的位置,没有威望,根本就不能服众,等消息传出去,眼红的人大有人在,暗中中伤,落井下石者不知凡几,刘德也不可能全天盯着徐光启,为他保驾护航,刘德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心。
官场之上,你连这个都无法适应,那就真的不适合在里面待了。
话说,徐光启才岁,就91的政治,恐怕这些官场上的小阴谋对他来说,解决起来,应该是简单无比的事情吧!
等到徐光启三十、四十岁,这还不成精了啊!
毕竟91的政治显然没有达到徐光启的巅峰时刻。
等徐光启站起来,刘德这才向徐光启问起了扬州的**,毕竟邵覃对他真的是蛮不错的。
徐光启道:“扬州本来势力就错综复杂,又靠近大江,夷人众多,邵州牧治理扬州也只能算是勉强维持表面的稳定。
但少帝被害的消息传到扬州的时候,就有夷人大族从山陵中跑出来袭击县城,世家大族也不甘寂寞,纷纷脱离州府的掌控,最关键的是,邵州牧为了勤王带走了扬州颇为精锐的部队,没有重兵的震慑,这也是扬州**的最主要原因。”
“那作乱的夷人,恐怕背后是世家在操控吧!”
荀彧指出了其中的关键,“要不然不通王法、与世隔绝的夷人怎么会行动如此迅速、有章法。”
“的确如此!下官也猜测是世家大族在利用夷人摆脱州府的控制,还有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兵权。”徐光启说道。
“那后来呢?”
“后来因为我的家乡受到了夷人的骚扰,为了避祸,下官和宗族便乘船来到了燕州,扬州后面的事情也就并不太清楚了。”徐光启答道。
“恩,好,知道了!”刘德应道,看来对于扬州的具体事情,徐光启了解的也不多,也只能如此了,毕竟远水解决不了近渴,只希望邵公能够解决扬州的叛乱。
如果派遣舰队前去支援呢?
海上如果没有大风浪,数月即达。
还是算了,刘德否决这个想法,毕竟邵覃没有派遣使者过来,就这样贸然前去,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徐光启坐在了大殿的最后面,现在他的身份可以留在大殿参与政事,不过以他的资历,也只能坐到最后面去。
毕竟他的前面都是“老”臣们!
陈朔、荀彧、糜竺、崔佑、谭政、贾卢龙、冯秀清...
刘德在听取了一些琐事之后,便下令散会了,今天的主要章程便是关于屯田令,距离开春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徐光启去准备屯田所有的事宜,并且刘德也让其他部门全力配合徐光启。
争取下一年秋收的时候,就能看到成果。
其实这么看来刘德也是一个激进分子。
时不我待啊!
等到众人退去,虎卫前来汇报,燕将军求见。
“末将拜见主公!”燕南叩拜道。
“起来吧!都是自己人,客气什么,坐!”刘德指了指一旁的座位对燕南说道。
“是!”
燕南这才放下紧绷的神经,一屁股坐在了座位上,实际上刘德对这些东禹老将们态度都和以前一样,相处融洽,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改变而对他们苛刻起来。
毕竟刘德才二十岁,就坐上了州牧的位置,这就相当于你二十岁的时候当上了省/高官。
放在任何一个心性普通的人身上,恐怕鼻子早就扬的高高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了。
还好,咱们的猪脚依旧保持着初心...
主要是刘德周围的危机感太过强烈了,如果真变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在这样一个乱世当中,恐怕会被吞的连渣都不剩。
“怎么了?”刘德端起了茶盏,刚才也消耗了不少精力。
燕南拱手道:“主公,却有一事!是关于武举的...”
这次文武举刘德非常的重视,文举的主考官是荀彧,而武举的总负责人便是燕南,毕竟章天朗驻守东禹,刘贵担任代城太守,关羽在锦阳,白起去了马邑。
也只有燕南的身份与地位可以担任武举的负责人。
燕南继续道:“这第一件,便是那位晋州的尉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