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聘用(2 / 2)

张翠花也听说了,寻思着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赶紧回家取钱。

她拿了钱听见儿子的声音就出来,“小五,得多少钱啊?”

周明愈道:“娘,可不便宜,上一次听供销社说起码得一百一呢。”

张翠花:啧啧,还真是不便宜,要不是今年大仙赚了钱还真买不起。搁往年,就算人家给券也买不起,差不多两头猪呢。估摸着一个大队使使劲能买一台还差不多。

现在自己家居然要买,哈哈,真是……美!

张翠花脚下生风,和儿子一起匆忙往大队屋去。

张根发等人也都围过来,一个个激动得很。

周明愈扶着张翠花过去,其他人见他们过来立刻主动让开一路。

这时候陈刚正招呼莫茹将红布扯下来,他则拿着相机咔嚓拍照。

为了提防路上颠簸,缝纫机是包扎好的,扯下红布就露出缝纫机的机身,金黄色的台板,金属的支架,还有下面脚踏板……

这一切都在冬日的阳光里散发着耀眼的光。

“哇~~”大家都赞叹不已,两眼放出羡慕至极的光芒。

缝纫机啊!

从来没见过啊,第一次见到啊。

“这个缝纫机是咋用的啊?就一块板子就会缝衣服吗?”

“是啊,怎么缝的啊?”

陈刚又把说明书给莫茹,又让人把机器给抬到地上,然后教着莫茹把缝纫机头抬出来。

“哇!”

周围一片惊叹声。

“原来这样啊!”

莫茹看那黄色的木质台板上是黑色的镜面,将缝纫机头抬出来就可以架住。

缝纫机头右边是转轮,左边是缝纫操作台,机头正面有金色的大字:飞人牌,黑色的机身和金色的花纹点缀,看起来格外漂亮。

莫茹一下子就爱上这台缝纫机,“陈社长,真是谢谢你们,非常感谢!”

陈刚给她和缝纫机拍照,然后又让一人帮他和莫茹一起拍照,之后他再帮莫茹和周明愈拍一张。

莫茹赶紧把张翠花请过来,周明愈也把周诚仁拉过去,莫茹笑道:“陈社长,给俺爹娘拍一个吧。”

陈刚非常配合地给两人拍照,可两人却不咋配合,主要是表情管理不住。

张翠花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浑身僵硬,周诚仁就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总怕自己的魂魄会从眼睛里被照相机给抽走。

“咔嚓”一声,两人惊愣的表情就留在相机里,到时候洗出来放在供销社,莫茹去拿即可。

参观完缝纫机,陈刚又对莫茹道:“莫茹同志,不负所托,油漆也买到了,红色和绿色的各两桶,桐油有一桶,不过很可惜,生漆买不到。”

这已经是用供销社的名义破格买的,个人根本买不到。

莫茹和周明愈都很高兴,这可帮了大忙啊,家里门窗可以刷油漆防水了。

莫茹再三道谢问多少钱。

陈刚拿出百货商店的发/票来,缝纫机一百一十块,木质台板三块八,这个是陈刚在县里请百货商店下属的木工给加工的。

除了缝纫机,陈刚还帮忙买了缝纫机针,一小瓶机油,四盒子缝纫机线,两盒子黑白,两盒子彩色,还有一根软尺,一把小剪刀。

除此之外,还有缝纫机相关的一些小零碎,缝纫机梭子、锁芯等也都配了几个。

一共是一百二十九块八毛六。

莫茹感激道:“陈社长,您太贴心了。”这要是自己去买,只怕很多东西还得要券呢,乡下可没有这些券发。

还有一本飞人牌缝纫机使用维修说明书,当然有问题也可以送到县里维修或者请县里的技术员下来维修。

“对了这里还有本书,是傅医生托邱经理买来送你的。”陈刚赶紧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本书递给莫茹。

莫茹一看,居然是一本《服装剪裁式样》,她欢喜道:“陈社长是雪中送炭,傅医生是画龙点睛,真是多谢你们了。”

要付钱的时候,周诚志大声道:“莫茹同志,生产队决定帮你出一半钱,聘请你当我们生产队的裁缝。”

他可是生产队队长,职业使然,见到有对生产队有利的事情就要凑一脚。

莫茹寻思自己有能力买下来,是不是不用生产队帮忙出钱?

周明愈拉了拉她的手,朝她笑笑,莫茹就道:“那可真是多谢队长,正好俺们犯愁呢,好不容易得这么大个奖励却买不起,那可为难了。多谢队长,多谢大家伙儿!”

张根发虽然也拍了一张照片,可劳模没和他拍,让他很不爽。

他听见道:“那也应该是大队的裁缝。”

周诚志道:“我们二队不是大队的吗?”

张根发不吭声了。

社员们也激动起来,“队长,那俺们是不是也可以用缝纫机做衣服?”

周诚志道:“缝纫机你们不能碰,那是奖励给劳模的,你们想做衣服可以找劳模。回头我们问问县城做衣服的价格,给自己社员就便宜一些。”

虽然生产队帮忙出一部分钱买缝纫机,那也不可能让莫茹白给大家做衣服,想想都不可能。

她又不是买不起。

有人喊道:“劳模儿做衣服可贵了,说做一套要两块呢,俺们可用不起。”

周诚志斥责道:“用不起就不用,造纸厂的纸便宜,也不是谁都用得起的。”

莫茹笑道:“做衣服当然看什么料子,要是毛呢料子,两块钱可不够呢。要是做一身厚实料子的中山装、列宁装的,那可真得将近两块钱,做普通的褂子当然不用,五毛也差不多。”

有的人说便宜,有的人却说贵。

毕竟有些人扯布都要扯最便宜的白布,过年两毛七一尺,回来自己染色对付穿,也不舍得买那些四毛六一尺好看的花布。

他们又怎么舍得花五毛钱做一件衣服呢?

五毛钱莫茹还不乐意做呢,自己家人做衣服穿着舒服,给别人做多累啊。

她有那么多办法赚钱呢,干嘛要趴在缝纫机上累出颈椎病腰椎病来?

周诚志还热情地留陈刚吃顿饭,特意让人给他做一个小炒肉,倒上一碗酒。

酒足饭饱的时候,周诚志笑道:“陈社长,你看你们进货到了俺们村,俺们正好也有要买的小东西,要不顺便在你这里买了。”

他说就是火柴、煤油、针头线脑之类的,这些是日常用的,消耗大。

尤其是火柴和煤油这些必需品。

现在一家一个月只有一包火柴,根本不够用的。

这个莫茹和周明愈从邱磊那里倒腾一些补贴,村里人倒是还不缺,缺的是煤油。

煤油现在比以前多数量多起来,一家有半斤的量,可也不好干啥,大家还是只能点菜油,不过菜油光线暗烟又大,根本没有煤油好用。

用过煤油,就不会想再用菜油点灯。

现在生产队有钱,当然要想办法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陈刚笑道:“行,不过数量有限。”

周诚志觉得能买点是点,他不贪心。

他就以生产队的名义多买了一些火柴和煤油,这是没用票的。

最后陈刚等人告辞的时候,周诚志送到路口,热情道:“以后去县里进货,来回六十里路太远了,在俺们村歇歇脚吃顿饭再走。”

陈刚:是啊,吃顿饭就得不要票卖你们东西,挺划算的呢,当然要是每次都这样有酒有肉还挺好。

他当然还不知道,被周诚志这么一忽悠,后来供销社就在先锋大队设立了一个代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