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进城(1 / 2)

莫茹看了一眼, 哎呀,这不是最基本的临摹嘛, 简单啊。

其实要画毛/主席画像,她不需要照着, 脑子里有原型几个特点抓住,画出来的比这时候墙上贴的更像。

高余飞热切地看着她,“莫茹同志,你真的能画吗?可以请你帮我画一幅毛/主席肖像吗?”

周明愈见状很想说我也会画,你别麻烦我媳妇,我媳妇儿怀孕怪不容易的我自己都不舍的她累呢,你让她画那么大个相, 你怎么那么好意思啊。

莫茹眼珠子一转, 让我画像行啊,可你是不是给点报酬啊。

周培基悠悠开了口,“高老师,这个很难画吗?要多少钱一副啊?”

莫茹差点笑起来。

谁知道高余飞居然也没恼, 很认真地看着莫茹, “莫茹同志,我提供纸笔你帮我画一幅,可以吗?画好了我另外给你五角钱酬谢,你看行不行?”

铅笔素描肖像画对莫茹来说那是基本功,寥寥几笔就可以勾勒出一个人的特征,当然也可以精工雕琢精益求精。

不过她不知道现在街头画人物素描的行情啊,毕竟也没有可参照物, 要搁后世路边随便一个画速写的也得三五十块吧。

她不是为了赚高余飞的钱,但是也不能就随随便便答应他。

五毛钱的话在乡下能买十几个鸡蛋,不少,但是对莫茹来说还不够,因为她得让高余飞对她有所求,这样才好进一步套交情。

与其求着他谈玉米公粮的事儿,不如让他有求于她,这样会更好谈。

她现在装作画画就是自己的天赋,瞎画来的,当然不能说得太具体,免得露馅。

她笑道:“高老师什么算画好啊?”

高余飞道:“你等等。”他转身就快步出去,很快又回来,手里拿着一支铅笔一张纸。

他把这两样递给莫茹,“用这个。”

莫茹接住看了一眼,这是一张裁成斗方的生宣,笔是中华牌绘图笔,她在供销社了解过,这时候一支要一毛五到两毛,乡下根本没的买,绝对是铅笔中的名牌。

她假装不知道好坏,就笑道:“高老师,我有铅笔了。”

高余飞露出一副轻蔑的样子,“你那个怎么和这个比,用这个画,要是画错了也不能用橡皮擦,要用馒头。”

周培基等人立刻一副十分好奇的样子,“还能用馒头擦呢?”

高余飞一副和你们这些蠢货说了也不懂的架势,“那是自然的。”他又问莫茹:“莫茹同志,现在能画吗?”

周明愈立刻道:“高老师,现在太晚了。”

你当我媳妇是包身工呢。

莫茹也道:“高老师我得画好几天呢,我先在本子上画画看,要是画得好再画你这个纸上。”

张金乐几个都不敢相信地看着她,“傻……你还会画画?”

周明愈道:“我媳妇儿当然会,做饭的时候还会用烧火棍儿画呢。”

不识字会画画这个天赋是无可厚非的,不只是莫茹,乡下很多手巧的匠人或者是老太太,大字不识一个,但是画画技术却很高。

比如说周玉忠这样的雕花木匠,还有一些会剪花的老太太,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他拿着笔照着什么也能画一画的。

只不过有好有差罢了。

可那些就算画得不错,让他们画人物素描却是不行的。所以莫茹会自学画人物肖像,高余飞就觉得她很厉害,而且一点都不怀疑她。

拿了纸笔,也到下课的时间。

周明愈就跟高余飞道:“高老师,我们明天要去县里办点事,能不能请高老师给我们写个介绍信,我们去大队盖个章,拿着也好有个防备。”

听他说要去县里,别人都很好奇,高余飞也问他去干嘛。

据他所知,离县城四五十里的这些村里,绝大部分村民一辈子也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

周明愈慢条斯理道:“去买红糖。”

“哈哈哈!”张金乐等人毫不客气地大声嘲笑,“周明愈,你是不是傻啊,买红糖!哈哈哈。笑死个人。”

高余飞却没笑,看了他一眼,“乡里供销社没有?”

周明愈摇头,“好几天没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货,有货也只能买二两,我得去县里多买点。”

他不需要撒谎要去县里干嘛干嘛,他就是去买红糖,光明正大地去。当然,顺便把不需要票的物品买一些回来。

比如说盐,这时候还不要票,谁知道过了年等□□的时候会不会也被限额供应。

高余飞道:“你就买个红糖要什么介绍信?”

周明愈理直气壮,“我们还想去县医院一趟,看看能不能买点紫药水、止痛药的备着。”

以后有娃了,要是略调皮一些,这里磕了那里碰了的,虽然用萋萋毛等草药也行,可还得消毒杀菌。再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就有个头疼脑热的,止疼药、止泻药最好备一点。

高余飞看周明愈的眼神也越来越好奇,这小子还知道去城里要介绍信,还能未雨绸缪,真是不简单。

他点点头,“我给你们写。”

他当即拿出自己的钢笔,小心地旋开笔盖,又拿过莫茹的本子唰唰写了三行字。

字迹也是凌厉欲飞的,称不上好看,但是措辞一看就是正经读书人写的。

“行了。”

周明愈接过去看了看,向他道谢。

高余飞就道:“下课吧。”他又对莫茹道:“莫茹同志,别忘了啊。”

莫茹笑道:“高老师放心我不会忘的,等我在自己本子上练熟了,一会儿功夫就给你画好。”

听她说得那么轻松,张金乐几个就开始冷嘲热讽。

高余飞怒了,“你们几个闭嘴,连个加减法都做不好你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

张金乐没料到高余飞居然对自己发难,嗝了一声不知道说啥好。

莫茹和周明愈就跟高余飞告辞。

周培基拎着自己的东西跟着他们,“我说你怎么那么能啊,还会画画。”

莫茹笑道:“这算什么能的?你爹也会啊,他们还会编席编筐子,那不是更能?”

周培基挠挠头,“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大家都会。”

“你觉得大家都会,可也有很多人不会啊,觉得特了不起呢。”反正她穿过来以后就觉得这些人真的很厉害,个个有一双巧手。

在路口分别的时候,周培基道:“周明愈,你等会来我家一趟呗,我娘可能也想让你们帮忙买点东西呢。”

周明愈答应了,就扶着莫茹家去。

张翠花还在搓麻绳,周老汉儿在编草鞋,其他人都各在自己屋里。

乡下麻绳和草鞋都是必需品且消耗很快,平时家里要备下很多,所以得空就要做。

周明愈去找张翠花说去县里买红糖的事儿。

张翠花看看他,又看莫茹,下午上工的时候儿子就跟她说过去县里买红糖,她立刻就感觉着小两口又要整事儿。

你说买红糖就买红糖,干嘛还得媳妇儿挺着个大肚子跟着?

这就不是单纯买红糖的事儿。

果然,儿子开了口,“娘,你说我能不能拿着鸡蛋去县城里……”

张翠花吓了一跳,“红鲤子,你这是要犯错误啊。”

周老汉儿继续编草鞋,没吭声。

周明愈小声道:“娘,犯啥错误啊,供销社3分钱收我们一个,外面至少六分呢。”

这时候城里的鸡蛋已经不是敞开供应,跟粮油一样是限量的。

小县城距离乡下近,在乡下有亲戚的可以帮忙买一些。或者胆子大一些的也敢到城关的乡村自由市场上买点鸡蛋、菜蔬和粮食,价格自然要贵,一个鸡蛋可能6分到一毛,但是不用票。

那些大城市城市估计就得三四毛一个,就这还不一定买到,毕竟打击黑市割尾巴,被抓到就要严厉打击,一般人还真不敢去卖。

过两年□□的时候,黑市价格是平价的十几倍都买不到呢。

他只寻思他媳妇儿要生娃坐月子,红糖小米粥、红糖鸡蛋水总要吃一点吧,要不那身子得多亏啊,所以和他娘撒撒娇什么的也不是不能做。必须要攒点钱,媳妇儿生了孩子,吃的用的肯定得买一些。

他刚盖了房子,不好意思管家里要钱,所以就得去黑市上寻摸。

张翠花看着他,一脸担心,“红鲤子,你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啊,要是被人知道……”

“娘,不会被人知道的,你放心好了我有办法呢。”周明愈保证。

张翠花又看了莫茹一眼,寻思有大仙护着那应该是没问题的,“那你把家里鸡蛋都拿走吧。”都拿走也不怕,母鸡每天都下呢,等莫茹生的时候又能攒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