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安的话虽然有些拍马屁的嫌疑,但一句天子门生却拍到了皇上的心坎里,皇帝龙颜大悦,“好,说的好,起来回话。”
“谢皇上。”
等董乐安站起来,皇帝道:“朕看你的科考文章,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些见解,朕觉得很是深刻。”
燃文
“你文章中还引用了前朝时农业比我们现在繁荣,是因为辅助了肥料的缘故,也建议我们现在沿用这种手段来提高农业的产出,朕说的可对?”
董乐安道:“正是。”
皇帝放下董乐安的考卷,“那你可知这种肥料的方子早就失传,朕不是不想用,是没有办法,你可有什么良策?”
董乐安道:“启禀皇上,学生知道肥料方子已经失传,前两年臣无意中得了些有关肥料的书籍,不知是不是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于是这两年有时间就研究,就在最近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因此才会在科考时写入其中。”
皇帝听了惊讶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你说的可是真的?”
董乐安忙道:“不敢欺瞒皇上,臣按照书上的方子研究出不同的肥料,已经派人在我国不同气候的地方都做了试验,传回来的消息都说庄稼至少有两三倍的增长。”
皇帝龙颜大悦,“好好,真是天佑我大炎啊。”
其他朝臣们也都纷纷跪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等高兴过后,皇上对董博实道:“董爱卿,你养了个好儿子。等退朝后董爱卿和令郎来御书房,给朕详细说说肥料的事情,司农寺,户部尚书,太子也一并来。”
说完皇上就朝着田福海使了个眼色,田福海秒懂,上前一步道:“退朝。”
董乐安在御书房中详细说了肥料的事情,还递交了好多的肥料方子,这些肥料方子一看就制作起来很难,于是皇帝便让董乐安教会司农寺的人制作这些肥料。
司农寺监正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好多年他们司农寺都没有什么贡献了,皇上也不怎么把他们看在眼里,这回总算是轮到他们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至于实施的事情,皇帝直接交给了太子来主持,这件事若是做好了,大炎朝的粮食产出平均高出三四倍,百姓们自然感恩戴德,对于太子可是大大的好事情。
从宫里出来后,董乐安就把乐瑶当初给的肥料书籍全都整理到一起,董博实亲自送进了宫,归入了皇帝的藏书阁内。当然董乐安早就抄好了副本。
两天之后,殿试的结果也出来了,皇上亲自点了董乐安为状元,袁隐志为榜眼,易凌峰为探花。殿试的结果,除了董乐安稳居榜首之外,其他两人都不是原先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结果一出来,京城一片哗然,三元及第,这可是三元及第,多少年了,自惊才艳艳的黄先生之后,大炎还没出过三元及第的人才。
看看现在的黄先生,人家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还是受到那么多文人士子的追捧,好些人想要拜到他的门下都是奢望。
董家后继有人,原先还有些轻视董家,认为董家也只有董博实一人能拿的出手,没了董博实董家照样没落。
这下再一看,董家后辈各个都是人才啊,老大董乐贤是进士出身,董乐安三元及第,老三董乐邦还不到二十就是正五品宁远将军,还有董乐瑶这位德沛县主,京中的权贵几乎都找她治过病,还有一位三皇子妃。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董家哪里还是当初的微末小家族,如今的董家已经是一个慢慢长大的参天大树,只要这些后辈不做死,以后只会更加繁盛。
于是杨氏这几天几乎忙晕了头,各府前来贺喜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就连以前没有来往过的好些家族也都送来了贺礼。
还有一些人委婉表示出了想和董乐安结亲的意思,杨氏脸上的笑意都没有停止过,不仅董乐安中了状元高兴,袁隐志可是隐兰的哥哥,是他们是的家,这么大的喜事他们怎么能不高兴。
得了消息,杨氏就让人分别送了大礼去了袁家和易家。和董家相熟的人家也都给董家送来了贺礼。
和乐瑶交好的四公主、福安县主,莫如婳、袁隐兰、易美娇,还有已经嫁入康王府的沐君婷也都纷纷送来了贺礼。
四公主他们还约了乐瑶一起去看状元郎打马游街,乐瑶也想看看自家二哥游街的风姿,欣然同意前往。
董乐安夺得状元的圣旨宣布这一日,董乐邦,董乐贤等都纷纷赶回了家中,这可是他们董家有史以来第一个连夺三元的人才,这可是他们董家一件大事,昭示着他们董家后继有人了。
老夫人亲自开了祠堂,让董博远领着男丁去了祖宗跟前磕头,告诉祖宗这一大好消息。晚上,董家人开了家宴,大家坐在一起开怀畅饮,为董乐安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