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百姓很苦,也很穷。
连年战乱,山东百姓穷到了什么地步呢?
张煌言真的见过全家穿一条裤子的人!
那是真的穷啊!
谁出门,谁穿裤子。
没裤子的人,就光着腚待在炕上。盖着一床说不好是棉絮,还是棉被的东西。
犹如一群正在絮窝的耗子一样挤在一起!
穷还偏偏能吃,尤其是那些少年郎。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话,早已经深入人心。
好多人家,连铁锅都用不上。
只能用石头凿出来的石锅,里面煮的也是绿呼呼的野菜,里面有几颗数的过来的米星星。
山东的好多地方,就是这么穷。
人多,地就相对来说变少了。
好多村子里面,人均下来一个人只有几分地。
好像辽东那样,一个人分上十几亩地,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对山东好多农民来说,有辽东那样的土地就是天堂。
就这样少的土地,还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这些人家里有大片的土地,他们不耕种,只需要把自家土地租出去。
可能好多人不知道,租田其实也需要竞争的。
谁家儿子多,谁家和土地主人关系好,谁家都能优先租到土地。
儿子多代表劳动力多,劳动力多就能把庄稼侍候的更好。
得到的产出也就越多!
当然,主家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儿子多,能打架的人也就多。
这些人平日里是佃户,关键时刻是可以当狗腿子用的。
能租到土地,家里的粮食就够吃。
家里粮食够吃,自然就能够活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历年来家家都重视男丁的原因。
家里男丁多,就意味着能够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
土地对农民来说,那就是命。
谁占有的土地多,谁家的命就活得长一些。
其实这里面有个误区,那就是地方豪强都是鱼肉百姓,欺压良善的混蛋。
其实这些人也不都是混蛋!
以前曾经说过,地方上事情,其实就是这些豪强的主持。
什么布政使,府尊大人其实都是摆设。
朝廷的政令,最高也就传达到县里面。
县以下的乡村,或者是人多一些的镇子。
那就要靠这些地方上的豪强管理,村子里面出现了男女作风问题,还有各家邻里之间的矛盾问题。
都要靠这些豪强和族老们来和稀泥解决,这些家伙堪称大明年间的居委会。
豪强恶霸固然存在,秉持公平的也不少见。
张煌言就听到过这样的故事!
周村就有一户姓周的地主,家里出了一个败家子。
只要是灾年,佃户们求求少爷少收点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