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风帆战舰时代,安德鲁从未想到在大西洋或是地中海正面挑战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那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战争。从17世纪到18世纪,西班牙人、荷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法国人与俄国人的血泪教训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北美独立战争时期,所谓的加勒比海战大捷,那也只是英国舰队在猝不及防的状况下与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法国、美国、西班牙、荷兰等多国联合舰队打了个平手,而且前者的战斗损失还小于后者。只是这场海战的战略性恶果,导致英国海军在无法对困守于约克镇的英国陆军实施有效增援。
基于此,安德鲁充分相信,唯有等到酝酿中的蒸汽铁甲舰成建制出现,通过技术的全面革新去彻底改变大洋舰队的战斗方式,他才有勇气让法国海军对决英国舰队,而不是效仿另一时空中的拿皇,一次又一次的给英国海军大送人头。
当然,不与英国舰队进行正面交锋,并不意味着兰斯法国会主动放弃海洋,尤其是安德鲁在北美圣路易斯安那与北非一带大兴殖民地之际。在冥思苦想后,穿越者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决心借助一系列“猥琐流”打法来抵消英国人的海上优势。
《控卫在此》
在波罗的海,安德鲁委派的驻哥本哈根大使,利用英丹两国间的贸易竞争与北海渔场的商业纠纷,成功挑拨了丹麦与英国的民族矛盾,最终引发了哥本哈根大海战。结局是英国舰队大获全胜,将看似强大的丹麦主力舰队几乎一扫而光。
此战过后,当羞愤难当的丹麦摄政王宣布与兰斯法国结盟之后,英国商船与舰队也失去了从北海自由出入波罗的海的通道,而且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丹麦、瑞典、俄国、波美拉尼亚与波兰都变成了兰斯法国的盟友,英国的敌人。
在欧洲,比起波罗的海更为重要的内海(近海),当属地中海。在英国对外贸易中,有差不多4成以上的交易是同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的。所以,安德鲁未来想要对岛国英国实施贸易绞杀战,有效控制地中海才是重中之重与关键。
为了应对英国的挑战,穿越者认真总结了拿皇时代大陆封锁令的失败因素,主要由三点:其一,亚历山大一世统治的俄国联合贝尔纳多特掌握的瑞典突然反水,导致贸易禁令在波罗的海沿岸形同虚设;其二,法国那种相对英国落后太多的工业实力,无法迅速填补英国在欧洲大陆遗留的空白市场,使得沿海各地走私泛滥;其三,由于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存在,从而保证了产自英国本土的廉价商品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地中海沿岸涌入(走私)欧洲大陆。
现如今,整个瑞典王国已被打造成为新安德鲁王朝的基本盘面,英国人很难涉足其间;至于俄罗斯那边,只要保罗一世依然是俄国皇帝,性格倔强的他就永远不会原谅曾屡次资助反叛者刺杀自己的英国佬。
截止1794年2月,已经拥有两千万人口的兰斯法国,在棉纱纺织品、蒸汽机制造、钢铁冶炼与煤矿开采的数量上,已大大接近或是超越了海峡对岸仅1千万人口的英国,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尤其是以举国体制兴办的各类重工业基地,使得钢铁冶炼、蒸汽船、蒸汽火车与铁轨里程,更是甩出了英国人好几条街。当色当钢铁基地的第五座冶炼高炉顺利投产运转时,将消耗掉瑞典65%的铁矿石,以及半数生铁的出口量。预计等到1795年时,兰斯法国的钢铁总产量会从32万吨增长到60万吨。
当兰斯法国的高压蒸汽火车已成功运行于沙隆到兰斯,向北延伸至色当的商业化铁路时,英国人还在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那一条仅有40英里长的实验性铁路的前提筹备,彼此间争吵不休。除了沿途民众不太满意铁路公司的廉价补贴方案外,英国马车与运输协会也非常担心火车会取代他们的营生方式,从而相互串联着积极加以抵制。
等到法国的铁路线顺利从大西洋的加来和敦刻尔克直达数百公里外,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美因茨与科隆等重要城市时,英国铁路公司不得不请求当地政-府派出军警,以保护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铁轨不被沿途民众故意破坏。为此,铁路工期已从原来的10个月工期反复修改了好几次,直到1795年年底才真正竣工。
……
所以,在与英国的贸易-战中唯一不确定的政治或是军事因素,就是英国海军部署在地中海的舰队。由于直布罗陀军港要塞的存在,使得阿勒芒德将军指挥的北非舰队,无法联合西班牙海军对直布罗陀海峡实施有效封锁,反而是东躲西藏,担心英国地中海舰队对自己的围剿。
期间,西班牙人的态度也可谓蛇鼠两端,既想收复近在家门口,象征国家尊严的直布罗陀半岛;又不愿意同强大的英国彻底翻脸,估计是被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