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刘氏(岳云生母)一(1 / 2)

刘玉娘是大宋宣和年间生人。家住在汤阴县白营镇,是家里最小的女儿。

那个时候还没有兵乱。大宋的农业经济搞得很好,他们家就有几十亩良田。玉娘还记得自己六岁的时候。有个像是路过家里来讨水喝,给她相面说:“这位小娘子会嫁贵人,生贵子,只是命里须坚守。不然就是一场空。”

爹爹听了很高兴。但阿娘私下里却跟玉娘说,“这种江湖骗子,见了谁不说你会嫁贵人啊?我的心肝儿,不要信这种胡话,女人家最重要的是自己心疼自己。”

玉娘信了阿娘的话,因为她确实这是个骗子,阿娘要不是聪明从租子里扣下自己的私房钱,哪有钱给自己买糖吃。婆婆(祖母)老是骂阿娘,不和阿爹一条心。但是阿爹不是什么事都让阿娘顶在前头,好自己装个好名声吗?

刘玉娘渐渐长大之后,越发相信这个道理,既然男人都靠不住,女人就要过好日子。

只是她没有想到,这条符合人世间大多数人的道理,在自己身上是那样的不适用。这个死相面的,居然一语成箴,说中了她刘玉娘的一生。

玉娘长得很漂亮。家里从十四五岁开始,就不停的有媒婆上门。但那个时候法律不通,这个押司,那个员外都想讨她做小老婆。爹娘将他视作掌上明珠,自然不肯同意。就想从同龄的后生中给他选个老实可靠,最好有上进心的。

选来选去,春去秋来,等到玉娘17岁的时候,她就嫁给了隔壁镇的佃户岳家。新郎是梅花韩家的佃户兼弓手岳飞,比玉娘小一岁。

单从家事上说,刘家是吃亏的。因为他们再怎么说也算是小地主。但岳飞家是没有自己土地的。但这次,刘家父母的态度出奇一致。坚信这个小伙子一定会出人头地。至少将来能当个县里的吏员。为此不顾儿子的意见给了丰厚陪嫁。

父母都这样说了,玉娘也不能如何。何况她从见了岳飞开始,心里也不抵触。这是一个长相很周正的小伙子,健硕有礼貌,听说除了做农活儿之外还喜欢读书。很多私塾先生都可惜他家贫,不然也是考进士的料。

不过新婚时,玉娘就觉得扫兴极了,因为岳飞居然问她,“如今国家纷乱。我定然是不可能安于乡里的,娘子可愿意跟着我吃苦吗?”

这话说的。谁家妇道人家不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指望你能有多大的功名富贵。但哪有上来就让夫人跟着你吃苦受累的?

但好歹是刚结婚,还有点儿新鲜劲儿。再说公婆对自己也还可以。于是玉娘扯出一丝笑来,道:“人家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我也要看你对我好不好,才能决定。”

谁知道岳飞想了想,居然点头说,“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婚后的生活总是快乐居多,忙碌却也充实。玉娘很快怀孕。婆婆紧张的就不让他干重活啦。连小叔子岳翻都被耳提面命的不许冲撞了嫂子。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玉娘疼了八个时辰,终于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那种初为人母的喜悦,玉娘直到生命的最后都记得。她看着儿子和岳飞相似的面容。却觉得这个儿子一点他爹的坏毛病都没有,怎么看怎么可爱。

所以玉娘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欠岳飞多少,但真的亏欠岳云太多。

但岳飞就是岳飞,正如他说的。国家烈火油烹之下,其实隐患很多。而越加在风雨飘摇之中,立身尤其艰难。为了生计,岳飞不得不求了韩家。前去河北真定府投军。一起走的还有他从小玩到大的几个小伙伴王贵、张显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