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殿两侧的臣工慌忙一起跪下,使者一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所惊住,一人呆愣于殿上,看向刘襄手中的那张诏书道:“什么?天子血诏?”
刘襄一把展开那张血诏,高声读道:
自高祖崩逝后,吕氏一族挟天子而乱国政。自高后病逝以来,吕氏子弟更是肆无忌惮,祸乱庙堂,忠直之臣尽遭陷害,刘氏子孙皆遭屠戮。昔我高祖皇帝披荆斩棘方立此基业,不想今日国运衰竭,外戚乱政,朕不甚悲痛。朕今以鲜血书写此诏,号召天下诸侯起兵勤王,杀尽国贼,复我汉室。
宣读过之后,刘襄怒视着面前的使者说道:“我汉国天子昭示臣下竟要以血书示之,国运衰竭至此,尔身为汉臣,饱食汉禄,不思为国斩杀奸贼,反而助纣为虐,你可知罪?”
“你......你......”使者慌忙镇静下来高声说道:“你这是矫诏!你这上面可有玉玺国印?”
刘襄冷冷一笑:“没有。”
“那分明就是矫诏!”使者忙弯腰从地上捡起那已被撕作两半的诏书道:“这封诏书上可清清楚楚该有玺印!”
刘襄闻听此言,仰头大笑起来,笑过之后,他怒视着使者接着说道:“外戚乱政已达十六年之久,天下谁人不知?刘氏子孙在这十六年中,惨遭外戚的杀戮,高祖八个儿子,如今只剩下两个,天下谁人不知?吕产吕禄等人把持朝政,架空天子,挟天子而令诸侯,天下又是谁人不知?当今天子玺印皆被吕产等人掌控,天子连纸笔都没有,还要以鲜血写诏,哪来的玉玺国印?”
使者一指刘襄喝道:“刘襄!你真的不愿再做汉国的臣子了么?”
“可笑。”刘襄冷笑着说道:“你口口声声汉国臣子汉国臣子,似你这般表面汉臣,实则为国贼卖命的人,还有面目质问寡人?贵使,今日寡人就要以你的人头来祭我大军之旗!”刘襄抬头看向殿外高声喝道:“甲士进殿拿人!”
话音方落,两名挎剑甲士大踏步上殿,上前一左一右按住使者便向殿外拖去,使者慌忙急呼:“刘襄矫诏!刘襄矫诏!”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听不到了。
大殿中的群臣今日本只以为是寻常的朝会,却不曾想到今日的朝会他们的大王竟然说起兵就真的要起兵了。待甲士将那使者拖出殿后,刘襄转身迈步端坐于大殿之上,他将手中那封血诏递给一旁的内侍道:“传阅群臣。”
“诺。”内侍答应一声,忙双手接过血诏,开始在群臣之间传递。刘襄开口说道:“舍弟在京中,亲眼目睹了外戚是如何调军入殿,如何逼迫天子,这才拼舍了性命将天子的这封血诏交至我手,令我组成诸侯联军,入京勤王,斩杀国贼,众卿可有异议?”
血诏在群臣中传阅过之后,臣工们忙纷纷拱手说道:“天子诏令,为人臣者该当奉行,臣等皆无异议。”
刘襄扫视了一遍在场的群臣缓缓点了点头道:“相国。”
相国公孙狐忙走出班部丛,刘襄开口说道:“相国年纪大了,此次就拜托相国负责在后方筹措军粮,保证联军的后勤。”
公孙狐忙拱手说道:“老臣领命。”
“另外。”刘襄继续说道:“相国即刻将血诏誊抄一份,再草拟一道伐文,发往各郡国,邀他们一同起兵勤王。”
“老臣遵命。”
刘襄又看向下面的群臣道:“上将军。”
上将军郭少图迈步而出拱手待命,刘襄下令道:“命你为此番齐军统帅,即刻负责调集各处军马,筹措备战。”
郭少图忙拱手应命:“臣遵命!”
公孙狐站在那里似有所沉吟,刘襄看向下面的群臣道:“其余人等,皆听候指令,散朝吧。”
待朝会结束之后,刘襄刚刚回到王宫后殿的书房中,内侍便前来通报:“相国求见。”
“叫他进来吧。”
不一会,内侍引领着公孙狐走进来,刘襄看向公孙狐道:“方才朝堂之上,寡人看相国若有所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么?”说着,他向那名内侍摆了摆手道:“你先退下去吧。”
待那名内侍退下之后,公孙狐才开口说道:“老臣只是有些担心啊。”
“哦?相国为何事担心?”
公孙狐低沉着头沉吟道:“琅琊国是齐国的近邻,琅琊王刘泽生性胆小,老了以后愈发行事谨慎,只图自己安享富贵,是个胸无大志,目光浅显的人啊。”
刘襄缓缓点了点头道:“相国担心他不肯出兵?”
“不肯出兵是其一。”公孙狐抚摸着花白的胡须说道:“此番虽有天子血诏,可大王起事仓促,况且大王的资历尚小,只怕各地藩王会先采取观望的态度,而不会立刻出兵相助啊。这样一来,若琅琊王也不出兵,这表面上是诸侯联军,实际就变成了齐国一家在打仗,岂不是还未交战,士气便先低落三分了么。”
刘襄此刻才意识到,自己今日的确是太心急了,他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便一时气愤亮出了血诏,拿下了使者,可如今一切都已做了出来,就是后悔也已经晚了。只听公孙狐继续说道:“刘泽不出兵是其一,这其二,他的夫人可是吕嬃的女儿啊,虽然他姓刘,可他不是高祖的血脉,老臣最担心的是他会与外戚们联手啊。到时齐国的兵马全都调去攻打函谷关,刘泽这个老邻居万一直接率兵来打齐国,这后院起火,可是燃眉之急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