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关东军的末日(二)(1 / 1)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1700 字 2022-10-26

10月7日上午8点多,关东军司令河合操中将一接到‘开战宣言’,立刻下令日军进入防御体系。

几年来,随着东北军的实力快速提升,日军开始增加关东州边界处的防御。到了河合操中将上任,继续强化关东州的防御体系。此时关东州的边界上以几座极为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堡垒为核心,构建出了关东州陆地防御体系。

第一集团军负责进攻关东州,8时55分,司令部全体人员都在远处看着视野内的一座堡垒。每个人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安静的战场,司令官郑四郎第三次看手表的时候,指针显示已经到了9时。

各部队都对好了表,相差不到一分钟,负责进攻关东州的十三军阵地上,各团属的120口径迫击炮纷纷向日军开火。

从炮弹落地时候剧烈的火光与巨大的声音,郑四郎知道部队使用了榴弹。与击破敌人坚固防御的穿甲弹不同,榴弹命中目标后,炮弹内部装填的炸药爆炸,产生的破片、金属射流、冲击波、烟雾等毁伤目标。

甚至没有去细看榴弹爆炸后产生的雄壮场景,郑四郎说了句‘回去’,就带着司令部人员离开了前线。

还有些同志想多看一会儿,郑四郎也没有催促他们。毕竟如此宏大的局面对东北军来说也是第一次。但郑四郎不想如看客一样观看战争,司令官要做的是指挥部队与敌人作战。

通讯兵们已经拉好了野战电话线,郑四郎回到司令部的时候,该送到司令部的消息暂时没到。一线作战的部队是以团为单位,从团级到集团军,中间还有师与军两个单位。越级指挥是军中大忌,郑四郎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司令部外炮声隆隆,仿佛夏日暴雨前天边的雷鸣。郑四郎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样子,实际上心中把敌我双方已知的情报再次梳理一遍,预测着战斗的进程。

与后方准备随时根据战局进行部署调整的集团军司令郑四郎一样,在前线的指挥作战的团长们也在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投入第一波进攻的各团属炮兵都在向自己正面的日军火力点猛烈开火。第一发试射后,各个炮位迅速调整射击诸元,开始第二轮射击。已经有日军的火力点被东北军的炮弹命中,炮兵观测员们用尽了他们的视力,努力以最大准确度分辨出炮弹是否准确命中地图上标出的日军火力点。

第三轮炮击结束后,更多日军火力点被命中。没有人因此欢呼,在那些日军前线火力点后,巨大的日军堡垒岿然不动。如同怪兽般庞大的堡垒绝不是120迫击炮能够对付的。现在,这些堡垒还没有反应,要不了多久,在堡垒中的日军大炮就会开始反击,威力巨大的要塞炮,将给前线的东北军官兵们以巨大的威胁。

东北军官兵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东北军对面的日军则是被打蒙了。

配备到防御体系的日军各部队在上午8点40分左右接到司令部电话,要各部队立刻进入防御体系。关东军各部虽然立刻行动,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关东军防御部队刚进入防御阵地,炮弹就如雨点般飞来。亲身感受到炮弹爆炸带来的恐怖冲击力,亲眼看到远处同一部队的战友被炮弹炸的血肉模糊,或者干脆变成了尸体碎块,关东军才真的明白战争爆发了。

但此时明白为时已晚,东北军的火力准备凶猛而且高效。野战的土木工事只要被一发120口径的榴弹直接命中,就被炸上了天。能抗下来的,都日军的钢筋混凝土碉堡。

便是如此,这些钢筋混凝土碉堡内的日军也被震得七荤八素,那些运气不好的日军内脏受伤,口鼻甚至耳朵都开始流出血来。

日军上一次参加高烈度战争,是18年前的日俄战争,现在日军中高级指挥官基本都有日俄战争经验。中低级军官们入伍晚,只是听前辈们在酒桌上吹嘘当年战争的惨烈,或者从军史资料里面搜寻战争的场景记录。和平时代入伍的日本士兵们更不知道高烈度的战争是怎么回事。

在天翻地覆般的战场上,苦苦支撑的日军终于听到了自己这方的炮兵开始还击。几个日本要塞内部的火炮向着东北军阵地开火,东北军炮兵的火力几乎是同时就弱了下来。

能够理解到这件事的日军年轻军官们心中大喜,赶紧趁此机会整顿部队,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见到日军要塞已经开始运行,负责进攻的十三军军属炮兵团团长邱文昌大校双手盖住脸颊,猫洗脸般揉了揉。等邱文昌大校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状态,这才放下手,对身边的部队命道:“准备开火!”

在邱文昌身后是四门十分巨大的火炮,还有两名德国人与东北军炮兵站在一起。

炮战进行到现在,如同是精确的机械运行一般。我军如此,敌军也如同我军预判的那般开始了运行。接下来,邱文昌期待战争进程能够继续这样运行下去。

听到邱文昌命令,十三军军属炮兵立刻开始操纵起四门巨炮。

两名德国军人都是一战老兵,东北军之所以被请他们来,看中的是这两人都是德军攻城炮‘大贝尔塔’的炮组成员。

一战刚开始的时候,比利时列日要塞阻挡住了德军的进攻。列日要塞的混凝土防御墙有三米厚,还用了钢板加固。德军动用了4万人,200多门大炮进攻列日要塞。根本打不动列日要塞。

德军随即调拨了绰号叫“大贝尔塔炮”攻城巨型臼炮,。“大贝尔塔”巨炮长7米,重达42吨,口径足有420毫米,光是每颗炮弹也要1吨重,能够穿透坚硬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威力极其巨大。为了将它运到前线,先要用火车运到铁路线尽头,再铺设专门的公路,然后用36匹健马拖拉到列日附近德军阵地。

当时这种炮德军只有9门,小毛奇9一下子就拨出4门给鲁登道夫。

与此同时,来自奥地利的大炮也已到位,名字叫“苗条的艾玛”为斯柯达制作,口径也不弱,有305毫米,两者在号称拥有世界最坚固要塞的列日首次展开了角逐。让德国军队感到无比欣慰又让比利时军队感到惊愕不已的是,12台艾玛和大贝尔塔在短短的四天就把所谓坚固不以的钢筋混泥土防线撕成了碎片。

日本工业实力远远逊色于欧洲,虽然情报不够细致,也能基本确定关东州的防御堡垒用的混凝土厚度绝没有3米。所以东北兵工厂生产的火炮甚至不算是‘小贝尔塔’,而是比奥地利生产的攻城炮‘苗条的艾玛’口径还要小的‘纤细的艾玛’。

攻城炮‘苗条的艾玛’口径305,东北军攻城臼炮口径只有255。以东北军的习惯,能用整数的,就不爱用有整有零的。然而250口径火炮,怎么听都觉得不太对劲。这才出现了255口径攻城臼炮。

不论这些细节,250口径攻城臼炮也采用了延时引信的穿甲弹,穿甲弹命中要塞后不会立刻爆炸,而是等炮弹射入要塞内部后,动能耗尽,炮弹才会炸开来。

没有人敢在250火炮附近操作火炮,巨大的冲击力会让周围的士兵立刻被震死。

250火炮在钢筋混凝土的底座上安放好,花费一个多小时完成射击诸元调整,炮兵们迅速退到近百米外,用电启动的方式激发炮弹。

那一刻,大地猛的震动了一下,附近炮兵们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好像被什么抓住了。每一名炮兵们都耳塞,又套上了头套。便是如此,也不可能没有声音传入。但是火炮发射的那一刻,世界好像突然就安静下来,一切杂音都消失的干干净净,周围的声音进入了一种极为均匀的状态。

火炮恐怖的轰鸣声在一瞬间压倒了所有声音。强大的声波冲击让炮兵们的感官在那一刻中无法接受到其他信号。

此时的天空中,有几个几乎看不到的细小物体正在飞行,那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侦察机。

飞机是单翼单螺旋桨,双座。在近千米的空中,看下去,地面上一切都是如此微小。120火炮的火光与烟尘,也没有春节时候一个小炮仗引炸开的感觉强。激烈的炮战如同小孩子们在湖面上投下石子的游戏般微不足道。

日军要塞是这场游戏中唯一有些存在感的物体。一个个炮兵阵地与要塞相比,就如向着大车发动勇猛攻击的螳螂一般。

突然间,后座的观测员看到距离日军要塞上200米左右的位置突然绽放开了一朵巨大的花来。在花朵中心是明亮的橙红色火团,这朵花的大小已经有要塞的几分之一大小。

看上去孤独冷漠的要塞,终于遇到了能与之相配的同伴。

随即,飞机开始左右晃动起来,飞行员好像在咒骂着什么,同时操纵着飞机,摇摇晃晃的向更高处飞去。炮弹的冲击甚至能够影响到近千米高空。这是前排飞行员与后排观测员都没想到的。